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壮阔征程中,福建省121地质大队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刻把握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资源的老路,将绿色勘查理念深深植根于地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勘查方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低碳化”的历史性跨越。以“福建省连城县坪上矿区银矿勘探”项目为典范,该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勘查的深刻内涵,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树立了新标杆。
“数字化”模拟减少“盲目”动土。坪上项目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三维建模、高精度物化探方法及大数据分析等,对地下矿体赋存状态进行精准预测,科学规划勘查布局,实现“一基多孔”。同时,充分利用自然露头和现有路径,大幅减少不必要的土地开挖和工程量,展现了“数字化”模拟在减少盲目动土方面的巨大潜力。

“空中梯队”有效避免“开挖修路”。面对坪上矿区复杂多变的地形和茂密的植被,项目组创新采用无人机吊装技术,构建“空中梯队”,实现设备精准搬运,有效避免了大规模修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体现了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轻装上阵”实现勘查“轻手轻脚”。小型模块化钻探设备的引入,替代了传统的大型重型钻机,特别是在生态脆弱区域,实现了“小范围、精准点”的高效精准勘查,彰显了“轻便化”装备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独特优势。
“循环利用”工艺守住“水土底线”。项目实施中,采用环保泥浆和泥浆循环系统,对岩屑、废水等进行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或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切断了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途径,展现了“循环式”工艺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勘查复绿”有力践行“生态修复”。施工结束后,项目组第一时间将表土回覆,并进行客土改良,选择乡土物种,采用“草、灌、乔”相结合的模式,模拟自然群落结构,形成稳定、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复绿后,持续养护,定期浇灌、补播补种,直至植被群落达到稳定状态。实现了环境扰动的可逆性,践行了“勘查复绿”的承诺。
“管理革新”牢固铸就“绿色理念”。绿色勘查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管理模式的全面升级。该队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勘查全流程,通过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监督考核等措施,确保绿色勘查理念落地生根,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勘查管理体系。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验证了绿色勘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更为地质勘查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悉,该项目现已圆满完成所有野外工作,累计完成钻探施工130个孔,总进尺超过3万米,控制矿化带6条,初步圈定银多金属矿体25条,预期将提交一处中型银多金属矿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未来,该队将继续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探索和推广绿色勘查新技术、新方法,为自然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地质智慧与力量。
本网讯 张雍照 雷明亮 责编 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