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成,31岁的帅小伙,现任福建省一二一地质大队地环院项目组长。日常工作中,他勤学苦练、深入钻研、敢为人先,努力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主动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用技术实力赢得了一系列荣誉,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岗位”上的“大工匠”。
“小细节”彰显“大情怀”
“这小子,技术好,胆子大,责任心强,急难险重的任务抢着上。”提到他,院里的领导、同事赞不绝口。2014年,许培成从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毕业,因综合成绩优异,成为福建省一二一地质大队的一员。一入职,为助力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他主动申请前往施工环境艰苦的新疆矿区进行勘探工作。在坚守新疆荒凉矿区的一年里,他在烈日酷暑、风雪严寒中虚心学习,快速成长,提交煤炭资源储量6亿多吨。
回福建工作后,为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心怀“国之大者”的许培成积极加入地质灾害应急小组。台风暴雨季节,他24小时待命,第一时间奔赴受灾一线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清明、端午等节假日期间仍忙碌在地灾现场。此外,他负责的连城县个人建设用地地灾危险性评估工作,为百余户居民安全建房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负责的武平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项目,野外验收、成果报告均获评优秀;负责的 莆田市城厢区、连城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设计审查、野外验收均获评优秀。
“小目标”成就“大梦想”
翻开许培成的笔记本扉页,赫然在标题处写着“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大梦想”,在内容处写着各阶段需完成具体工作的“小目标”。追梦路上,他努力看齐“全国最美地质队员”陈智委、“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郑志忠、“龙岩市劳动模范”杜立柯等一二一队先模人物,学习传承他们对工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对技术特别爱较真、特别肯钻研的态度。工作中,勤于发问、善于思考,为了学懂弄通技术,只要是有关技术的话题,他硬生生把自己从不善言辞变成了话痨。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他参与的建阳漳墩地热资源勘查项目勘探出闽北地区流量最大的温泉,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参加150多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GNSS检查工作,助力打造“绿色龙岩”;参加龙岩市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他连续3个月“5+2”“白加黑”奋战现场,调查污染源5000多点,数据准确率、全面率名列前茅,团队工作受到龙岩市环保局表彰;负责的龙岩地区5座机制砂矿山的地质普查工作和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助力破解当地建设用砂短缺问题。
“小公益”蕴含“大能量”
“很感激大家对我成长的帮助。就拿一二一队来说,有为我规划发展的领导、传道受业解惑的前辈、共同奋进的同事……我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将这份温暖、善意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忙的人。”许培成动容地说到。秉承感恩、回报社会的初心,他热衷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努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参与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无论多忙多累,他每年都确保参加“暖冬行动”“义务写春联”“关爱老人”“让城市更美好”等志愿者服务5次以上。工作以来,已参与义务献血10余次,累计献血量达3000毫升。家境不富裕的他,在“水滴筹”“轻松筹”“99公益日”“关爱母亲”等平台上累积捐款8000余元。在龙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连续5天参与创城志愿服务。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他临危请命,逆行出征,在龙岩市动车站开展志愿服务,协助疫情防控人员做好来岩人员的核酸检测、测量体温以及秩序维护工作;参与队上、天马社区组织开展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体温检测、核酸检测、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
“小岗位”收获“大荣耀”
持之以恒的努力,使身处“小岗位”的许培成,不仅拥有了“大工匠”般精湛高超的专业技术,也收获了满载而归的个人荣耀。在“中国梦·劳动美”福建省地质工程职工技能竞赛中,他过关斩将,荣获第五名,在龙岩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职业技能大赛中,他从容应对,荣获二等奖。在编制《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漳墩矿区地热资源可行性勘查报告》时,他精益求精,报告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第十八届优质地质报告评选中,荣获“新发现矿产资源报告奖”。被共青团福建省委评为“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被福建省总工会评为“福建省金牌工人”,多次被福建省煤田地质局评为“局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撰写的论文在福建省煤田地质学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获得三等奖。近日,在福建省地质调查员(地质灾害方向)职业技能竞赛中,他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野外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试和室内综合研究等考核,获得全省个人第三名的佳绩。下阶段,还将作为福建省参赛选手参加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第二届地质调查员(地质灾害方向)职业技能竞赛。
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许培成,追逐中国梦的十四亿人群中,一位平凡的奋斗者、闪光的地勘人。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没有震撼人心的动人场面,但是他凭借满腔爱国情结、强国壮志,用爱岗敬业、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等报国行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技术工人的鲜亮本色,兑现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萤虫之光”的铮铮誓言。
本网通讯员 李永真 房永雯 责编 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