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割煤机原使用于712工作面,由于工作面压力大,在收尾过程中顶板已覆盖在割煤机上,压得割煤机不能动弹。经过7天对割煤机底部及运输通道的抄底下落,才将割煤机抢救了出来。巨大的压力让割煤机遍体鳞伤,近100根电缆、油管、水管及连接销轴、螺丝螺帽中大部分被压断或变形废坏,尤其是左边切割部与行走部连接处严重损坏变形,修理难度非常大。如果邀请厂家技术人员来矿修理,人员来回的路费、修理费、材料费将超过20万元。本着节支降耗和锻炼提升技术人员的初衷,该矿抽调2名钳工、1名电工组成修理技术小组,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修理技术难题。
尽管修理难度大,但是该矿要求在10月底必须完成任务,用于正在接替的701工作面。10月9日割煤机从井下一运到修理车间,技术人员就立即投入修理工作。他们对机体整个电路、管路及各种配件的损坏程度与数量仔细检查一遍,便于针对性进行修理。为了提高修理效率,他们在时间利用上想办法,在修理方式上动脑筋,既紧密配合,又各司其责,能个人处理的问题,就分开来单打独斗,必须合在一起才能解决的难题,就集中力量攻关。
修理期间,技术人员白天在车间除了吃饭,其它时间全部用来修理,晚上不到10点不离开,周末也不休息。10月28日,随着最后一颗螺帽的拧紧、最后一根线路的连通,经运行检验“复活”的割煤机将继续“上岗”发挥威力。
本网特约记者 袁金牛 冯晶明 编辑 陈茂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