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对食堂进行改革?2007年9月,芦家窑项目部成立,十多年来,人员越来越多,由原来开始几十人发展到现在接近600人,且职工成分也有原来的徐州人变为多省份的人员,有江苏的、山东的、重庆的、河北的、四川的、山西的、黑龙江的、内蒙古的、安徽的、陕西的、河南的等,民俗不同、口味不同,对食堂饭菜的要求越来越高。吃不到可口的饭菜,满足不了职工的口味,导致许多职工慢慢地逐渐退出了在食堂就餐,有的在外租房子烧饭,有的在宿舍偷烧饭,给项目部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现在的食品、肉类、蔬菜价格居高不下,食堂供应的饭菜价格也居高不下,不少职工认为吃不起,职工有怨言、食堂承包商也满肚子苦水,认为在食堂就餐的人越来越少,亏损越来越大,承受不起,各自的心里都不是滋味。于是,要求食堂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项目部领导也多次想对食堂进行改革,但出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没有实施,也有的说能不能“拖一拖”,或者说最好“别折腾”。
矿党委和项目部党总支在今年3月底意识到,如果“拖一拖”,往后就更难改;要是“不折腾”,干群矛盾就会加深, 食堂改革已经到了没有商量的余地。
一套方案不行,再制定第二套方案,二套方案不行再设计第三套方案,给不给原承包商适当补贴,项目部领导说了不算,让职工代表、车间工会主席、干部代表投票表决,最终原承包商主动退出。在新的承包商没进入之前的过渡期间,项目部从各单位抽调会烹饪的职工,临时组建餐饮队伍,打扫卫生、摘菜洗刷让各单位党支部书记和党员义务奉献。新的承包商进入后,采购食品,选定诚信好的供应商,让各单位车间工会主席轮流参与采购,做到公开透明。
食堂改革后,有职工反映价格高了,改,供应荤素搭配四菜一份快餐6元钱,饭不够免费再加;有职工反映早餐花样少了,改,增加花样品种,辣汤、稀饭免费;有职工反映包子大了肉馅少了,没有咸菜供应,改,包子鲜精肉分量加大,增加咸菜供应。一条条建议被采纳,一次次小改促大改。推动食堂改革的主抓者项目部党总支书记谢大建如实说:“食堂改革必须折腾,通过折腾,一步步达到职工满意,让职工吃好喝好,才是我们改革的目的”。
本网特约记者 徐厚纯 编辑 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