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效应”我们大都耳熟能祥,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然而,在实践中,对于有些煤矿企业,却面临中“鲶鱼”从何而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工队伍老化,新鲜血液不足,三十多岁的员工在企业很难见到。
今年春节刚过,初六发复工红包的时候,笔者所见到都是四五十岁的一线员工。在与一位从采煤工、组长、队干、一路升上来了副矿长交谈中,他说现在连队长都油了,没有新鲜替补,队干挽来挽去也就那么几个现人,制度执行也大打折扣。何止是队干,就连一些中层领导也出现了轮流坐庄,反正就那么几个人,就连考核也成了几个熟人之间的连轴转。
四五十岁的人,盼望着干几年好退休,没有谁会愿意将自已的子女再送进煤矿,市场经济给人们选择的机会大大增加,而愿意干煤矿的却越来越少。“鲶鱼”没了,一些煤矿也就成了“温水煮青蛙”,只能慢慢被市场淘汰,不是倒在了资源上,甚至不是倒在了管理上,而是倒在了新陈代谢的停滞上。
没有了年轻人的进入,就如同没有“鲶鱼”的产生。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也许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收入向一线员工倾钭,进一完善内部分配机制,更好地形成内部的“鲶鱼效益”,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特别是在去产能的大背景条件下,加大职业经理人的选拨力度,增加市场元素,以搅动企业内部的一坛死水,多渠道产生企业所需要的“鲶鱼”。
作者:湖南省煤业集团街洞矿业有限公司 尹志明 本站编辑:水做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