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17年12月25日,笔者从山东能源淄矿集团许厂煤矿公司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公司各车间工会累计开展活动170余场次,参与人员3500余人次,职工对各项活动的认可度达97%,所有数据均创造了近年来的“新高”,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通过开展车间工会特色品牌项目创建,在职工‘心坎’上抓工作,让基层工会活动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提士气。”据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明介绍,年初开始,他们改变原有的“上面统一组织,下面被动落实”的活动开展模式,要求各车间工会结合本单位实际,围绕服务职工、群众创新、安全协管、素质提升等方面的主题,积极创建独具特色、职工喜爱、效果突出的品牌项目。
笔者在车间工会品牌项目测评表上看到,机电工区车间工会“车辆服务先锋队”项目的职工认可率竟然达到了100%。
“职工认可的项目,才能称之为‘品牌’。”该工区车间工会主席吕兆亚告诉笔者。他们针对工区内有车职工较多的实际,创建了“车辆服务先锋队”品牌项目,目前已为职工提供车辆维修保养、保险理赔等服务56次。此外,他们还组织部分有车职工成立了“应急帮”车队,依托工区微信群和公告栏等渠道公开联系方式,已免费让近百人次急需用车职工享受到了“专车”服务。跟机电工区不同的是,煤运科车间工会则抓住今年公司“太极拳热”的契机,成立了“太极之光健身团”,一年来,该车间工会内日常练习太极拳的职工由最初的1人带动增加到了现在的20余人,部分职工家属也成为了该健身团的常客。
职工技能培训也是各车间工会创建过程中瞄准的“焦点”。12月20日,综采工区职工小刘正式取得了工区内部转岗培训“毕业证”,从运料工走上了“心仪已久”的移架工岗位。据该工区车间工会主席孙余佳介绍,他们针对部分技术岗位人员紧张的情况,开展“职工转岗培训站”品牌项目创建,通过内聘3名技术大拿担任讲师,累计开办了9期培训班,31名职工通过培训考核拿到了工区内部转岗的“通行证”,其余29名经过培训的职工也进入了工区“关键岗位后备人才库”,有效解决了内部技术人才接续的问题。无独有偶,运搬工区的“职工讲堂”、机厂的“电焊工擂台”、机关二支部的“创客联盟”等6个单位的车间工会,也分别建立了各自的技能培训“品牌项目”,今年以来,仅通过车间工会获得过技能培训的职工人数就有700余人次。
李明告诉笔者,他们还根据各车间工会创建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评比验收,按照A、B、C三个档次分别给予奖励和项目创建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公司创建的24个项目中,已累计验收评定17个,其中A级3个,B级8个,C级7个,发放奖励和项目创建资金1.3万元。
通讯员:刘勇 宋国琴
本网通讯员:刘 勇 宋国琴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