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匠精神在岗位绽放 ——记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常村煤矿机修车间维修电工班班长罗志红

2017/12/29 9:27:00 人评论 分类:行业先锋



     【本网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工匠精神的论述,这真的是说到我们煤矿工人的心坎上了,我会模范弘扬工匠精神,带领班组工友让工匠精神持续在岗位绽放。”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常村煤矿职工罗志宏说。 

罗志红,1986年到常村煤矿参加工作,31年来,他扎根矿山,爱岗敬业,从一名普通的矿井维修电工逐步成长为矿井电器设备维修技术骨干,现是该矿高级技师、机修车间维修电工班班长。多次在矿职工技术大比武中名列前茅,2010年被义煤公司授予“技术能手”, 2015年被授予矿“劳动模范”,2017年连获矿季度“明星班组长” 称号。 

    勤学苦练 铺就成才路 。罗志红回忆,初到常村煤矿从事矿井维修电工岗位,当时身为“门外汉”的他,就在心里对自己说,不怕不会,只要肯学习,一定能掌握。于是,他坚持从基本功学习开始,班中虚心向师傅请教,认真学习仪表、电笔等每样工具的使用,甚至每个操作姿势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下班后,接着反复练习,不懂就问,查资料,问工友,精益求精。 

    为了弄懂开关的技术原理,针对矿上普遍使用的徐州产300A、400A开关,罗志宏拆了装、装了拆,不厌其烦。久而久之,这两种型号开关的每一个零件、每一条螺丝的位置都清楚印在脑子里,闭上眼也能把它们拆开、装好,还把每一部强力皮带的电控原理图画出来,挂在操作室,便于学习、操作和维护。伴随持续的勤学苦练,罗志红很快成为队里的技术能手,一些疑难问题在他手里总能迎刃而解。一次,井下皮带电机发生故障,在工友查不出故障原因的情况下,罗志红赶到井下,不到半个小时就排除了故障。 

    爱岗敬业 煤海献青春 。由于工作负责,技术过硬,2013年罗志宏被推选为机修车间矿井维修电工班班长。车间矿井维修电工班不仅担负井下所有低压电器设备的维修,还延伸到综采电器设备的技术服务。罗志红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学习综采电器技术,增强业务能力,快速转变角色,更好地适应了岗位需要。 

    2015年9月2日八点班,常村煤矿21220工作面进行电器设备安装,罗志红带领班组工友入井进行电气设备接线工作。为了确保线路通畅无误,罗志宏合理安排,明确任务,分成两组有序作业,一组负责接进线腔,另一组接负载端。施工中,罗志宏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保质保量完成接线任务的基础上,又坚持带头对各线路进行细致巡查,严格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检验,确认无问题后全线通电试验,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直至9月3号凌晨工作面电器设备安装任务全部完成才升井,赢得兄弟单位好评。 

    独具匠心 处处有绝活 。日常工作中,罗志宏总结了一套“看、听、闻、摸”故障排查的绝活,只要是电控系统方面发生故障,经他到设备面前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就能准确说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原因。用罗志红的话说“熟能生巧”,绝活是练出来的,40千瓦以下的电机,别人拆装需要4个小时,可他苦练后用1个小时就可轻松的把电机拆掉再装上。 

    罗志宏故障排查的绝活,其中的“看”是指看设备仪表显示、运转情况和外观有没有异常;“听”就是听设备运转的声音有没有变化;“闻”就是闻一闻设备和周围的气味有没有异样;“摸”是摸一摸设备的温度有无升高或降低。今年10月份,有一次主井皮带6000v高压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接到单位通知,罗志红带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故障分析。凭借经验和对电机现场的诊断,他听见有“兹…兹”放电声,虽然声音很小,但他很快确诊为真空管故障,并立即停电, “对症下药”,更换了真空管,仅用了3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为了服务好矿井安全生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罗志宏坚持勤思善学,勇于实践,不断钻研电器维修技术,并针对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大胆技术攻关,先后自主完成了电控操作台技术革新、导电轨道技术革新、660v试验电源技术、自制拔轴器等“五小”创新项目。其中,660v试验电源技术还获得了矿技术革新二等奖。在罗志宏的带动下,2016年以来,他所带领的矿井维修电工班共开展技术创新18项,为矿节支创效约60万余元,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工匠精神,是全矿班组学习的榜样。


本网通讯员  吴美莲    本站编辑  李秋卫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