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终,评先似乎又成了热门话题。此时,笔者想起了湘煤集团报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及优秀通讯员的评选。对于业余通讯员来说,如果能评上,是一种莫大的荣耀。然而这种评选并不需要通讯员的自荐材料,全凭上稿数量,少了许多流程,这种以“指标量化”评先,笔者以为,无疑是一种好的做法。
首先年终评先始于年初。在年初时,我们就应该根据不同的部门和岗位进行“指标量化”,使先进的内容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并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凭大概印象,或以民主评议替代指标考核。对不同的部门进行“指标量化”,年终视完成指标的情况,完成的好坏,就大体能判断不同的部门对企业所做出的贡献,以“指标量化”为基础,这样评出来的先进,也会令人心服口服。
对于矿井等生产部门来说,我们需要以硬指标来约束,如:产量、销量、吨煤成本、货款回收率、安全等,这些指标在年初制定就必须要有科学性与前瞻性,体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念,同时指标完成的好坏与员工的收入联系,形成“赶、帮、超”的竞赛理念,使先进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让先进者即有精神的荣誉,又有实实在在的物质上奖励,实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同时,评先还应注重“平时”,通过“指标量化”的平时收集考核,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相联系,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与差距,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使好的经验与做法得以推广。
如同“安全上的一票否决”,如果用在评先上,对那些在关键时刻,避免企业重大损失,或者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公众利益,或者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具有突出贡献,我们更应当推崇,以形成企业亮点和文化。
注重“指标量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以避免先进的轮流坐庄,如果再辅之于民主评议,则使先进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同时使“指标量化”更有科学性,提高先进的含金量。
作者:湖南省煤业集团街洞矿业有限公司 尹志明 本站编辑:水做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