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现场安全关:筑牢煤矿安全生产“生命线”

2025/10/12 7:15:50 人评论 分类:行业动态

煤矿安全生产,一头连着矿工生命福祉,一头系着企业发展根基,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更是必须坚守的底线。而现场管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后一公里”,是政策制度落地的“主战场”,是风险隐患防控的“最前沿”,把好现场安全关,就抓住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牛鼻子”。

现场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晴雨表”,直接反映安全管理的真实水平。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多变,瓦斯、水、火、顶板等风险隐患潜藏于生产一线的每个环节,从采煤工作面的支架支护到掘进巷道的通风保障,从机电设备的运维检修到矿工的操作规范,任何一个细微的疏漏,都可能成为引发事故的“导火索”。制度再完善、方案再周密,若不能在现场落地生根,便只是“纸上谈兵”。只有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井下每一个作业点、每一道工序、每一名矿工,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让安全管理真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把好现场安全关,首先要拧紧“责任螺丝”,让管理责任穿透到“神经末梢”。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现场管理更需“责任人”。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明确矿长、区队长、班组长、岗位员工的现场安全职责,将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担责”的闭环管理。班组长作为现场管理的“兵头将尾”,是筑牢安全防线的关键力量,要强化班组长的现场指挥权、隐患处置权和停工建议权,让他们敢抓敢管、善抓善管,确保现场作业始终在规范轨道上运行。

    把好现场安全关,核心要聚焦“风险防控”,把隐患排查治理做在“事故之前”。煤矿现场风险点多、管控难度大,必须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隐患排查。要常态化开展现场风险辨识,对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等关键环节进行动态排查,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和整改措施,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同时,要强化现场作业的全过程管控,严格执行“敲帮问顶”、瓦斯检查、安全确认等制度,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零容忍”,及时制止、严肃追责,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

  把好现场安全关,根本要夯实“人本基础”,让安全意识融入“矿工血脉”。矿工是现场作业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安全生产的最终守护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教育培训延伸到现场,通过“师带徒”“现场教学”“案例警示”等方式,让矿工熟练掌握操作规程、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技能,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同时,要关注矿工的身心状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疲劳作业,改善井下作业环境,让矿工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作业,切实增强矿工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现场管理贵在常抓不懈。煤矿企业要始终把现场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以“钉钉子”精神抓细抓实每个环节,以“绣花”功夫筑牢安全防线,让现场管理成为安全生产的“坚强堡垒”,守护好矿工的生命安全,为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网编辑记者  陈茂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