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献给为煤炭战线上作出贡献的先辈和壮烈牺牲的英雄矿工兄弟们!
每当我打开我电脑里的相册就会尘封多年的回忆,他是我曾经的矿工兄弟,而今他却离别而去,走得那么突然,走得那么遥远,勾起我二十多年的矿工兄弟情怀。我的矿工兄弟,资兴矿务局宝源矿区,有他的足迹,有他的辛劳,汗水流过宝源矿山的黑土地,“资兴工人报”,“中国煤炭报”、“湖南日报”和“湖南工人报”上还有他的名字,煤炭战线上曾经有他的身影……
二十多年前,我们刚参加工作成为了煤矿队伍中的新兵。师傅的厚爱,兄弟们的照顾,让我感到了家庭之外的亲情。一个班组的战友投入矿山满怀激情,我们建立了兄弟情。工作,吃饭,娱乐,使我们的友情更加坚定。矿山大熔炉使我们刚毅从容,带着我一起驰骋......那时候全省煤炭系统学宝源,我们的兄弟们是很荣幸的,我们成为煤矿工人心中骄傲的排头兵。一九九一年,我与他一起参加全局通讯员培训班,一起到桂林观光,一起照相,这张相片常常勾起我对他的思念。他在十二年前的一个晚班,在顶板漏顶事故中,他把班里的一位新工人喊了出来,而他走在后面,是为了救当班的兄弟而受重伤,经抢救无效,离别了人世,目送他远去的身影,耳边还弥留他们临走前的叮咛:矿山艰苦,注意安全,请多保重!无论何时何地,隔不断的兄弟情。我热泪充盈……
二十年前满怀信心,我步行到矿区的小河边散步,看到皮带上的乌金滚滚,听火车轰鸣,穿着工作服的人们忙碌着。好不容易找到了他,他是资兴局宝源矿南平洞回采队的一名采煤工,灿烂笑容,他是和我一批参加工作的弟兄,他在生产一线,在800米深处井下工作当过小工、大工,通讯员、团支部书记,工作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在工作时候的汗水如雨,出班时脸面上全是黑色的,只有大笑时露出的牙齿才是白色的,特别是出班吐痰时,口里吐起是黑的,鼻子里吼的也是黑色的。而闲暇时间,坐在山坡上,站在山顶上,躺在草堆里,或在市区,道路边看火车驶过,听火车轰鸣声,对工作,生活,娱乐憧憬着美好的时光。
想起他身穿的工作服装,英俊潇洒的样子,经常想起和青年团干们在河里洗澡,细细品味矿山情。想当年,是他拉着我的手,带着满腔热血,一起走进建设矿山,改造矿山之路,从此我们有了分不开的兄弟情结。忘不了我与他用信念在井下开采光明,在黑暗、潮湿的井巷走过一程又一程,美丽的矿山留下殷实厚重的脚步。他走后,我们依然感受到他不离不弃与我们团队一起,井下,饭店,梦里依然有他的身影,有他的笑声。他去了,走过了短暂的生命历程,走过了无怨无悔之路,为矿山洒下了青春的热血乃至献出了生命。
记得那是一九九八年的那一天,是这位矿工兄弟的结婚的大喜日子,他俩小口子都是有文化的人,更是充满活力的人,他邀请我给他俩夫妻拍照片,她的妻子是一名教师,美丽而又大方德体,对矿工兄弟情有独钟,因此,她才爱上这位可爱的矿工兄弟的呀。虽然他们俩在一起生活不到三年,可他们俩也是一世的姻缘。这位矿工兄弟牺牲的次年,他的妻子带着不到两岁的小女儿脆在他的坟墓前,疼哭悲惨,令人寒心。
忆兄弟牺牲一九九九年,十二岁月生死两茫然,不思量,自难忘。一堆孤坟,无处话凄凉。站在坟前凄凉悲痛,思念工友对我的爱宠,思往事,如梦醒。寄托兄弟,情深意长。
本网编辑记者 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