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乡镇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宣传政治工作的作用

2024/8/24 16:36:34 人评论 分类:行业动态

摘要加强乡镇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宣传政治工作,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乡镇作为连接城乡的“神经末梢”,是党的方针政策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其党组织建设的强弱、思想宣传工作的实效,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乡村发展稳定大局。

一、引言

1.分析乡镇党的组织建设的作用。组织建设包括哪些方面呢?可能有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等。作用方面,应该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因为乡镇党组织直接联系群众,组织强了,才能把群众凝聚起来。还有,推动乡村治理,组织建设能提升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力,协调各方力量,比如村委会、合作社、社会组织等,形成治理合力。另外,可能涉及到服务群众,组织建设能让党组织更高效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比如民生问题、矛盾调解等。

2.发挥思想宣传政治工作的作用。思想宣传工作主要是意识形态层面,比如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凝聚思想共识。乡镇层面的群众可能更关注具体的政策,所以宣传工作能让群众理解政策,支持政策实施,比如乡村振兴、惠农政策等。还有,弘扬主流价值观,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镇通过宣传教育,促进乡风文明,减少陈规陋习。另外,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乡镇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思潮或谣言,思想宣传工作能及时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乡镇党的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治理的“主心骨”

乡镇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组织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基层治理的效能与方向。

1.巩固执政根基。乡镇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最直接的桥梁。通过规范党组织设置(如优化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架构)、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如发展年轻党员、开展“三会一课”常态化)、压实党组织书记责任(如“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责任制),能将分散的党员群众凝聚在党的旗帜下,让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例如,多地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通过党组织牵头整合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既破解了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困境,又让群众在共同致富中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从根本上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引领乡村治理。乡镇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头雁”。乡村治理涉及民生服务、矛盾调解、产业发展等多重任务,需统筹村“两委”、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只有强化乡镇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党建+网格”“党建+村规民约”等机制,才能打破治理“碎片化”困局。比如,在化解邻里纠纷、整治农村环境等工作中,党组织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将“政府治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推动治理效能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

3.服务群众实效。乡镇党组织是解决“急难愁盼”的“主阵地”。组织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建强党员服务队、设立“党员先锋岗”、推行“一站式”民生服务等,能让党组织成为群众“看得见、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当群众面临征地拆迁、养老医疗、就业增收等问题时,党组织主动靠前的组织力,既能高效回应诉求,更能在解决问题中厚植群众感情,让“党始终在身边”成为现实。

三、强化思想宣传政治工作:凝聚乡村发展的“向心力”

思想宣传政治工作是党的“传家宝”,在乡镇层面,其核心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群众、用主流价值引领群众、用发展愿景激励群众,为乡村振兴凝聚思想共识。

1.凝聚发展共识。思想宣传是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乡镇群众对政策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执行效果。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大喇叭”广播、田间地头微宣讲等接地气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惠农政策等“大道理”转化为“农家话”,能让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例如,在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政策宣传中,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群众理解政策背后的长远意义,从“要我配合”转变为“我要参与”,为政策落地扫清思想障碍。

2.引领价值风尚。思想宣传是培育乡风文明的“催化剂”。农村是涵养文明乡风的重要场域,而思想宣传工作能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典型、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破解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山东某乡镇依托“道德评议会”,组织党员群众评议身边事,既用乡音乡情传递正能量,又让“文明守礼”成为农村的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3.防范风险隐患。思想宣传是维护基层稳定的“安全阀”。乡镇处于矛盾纠纷的前沿,难免面临谣言传播、利益诉求分化等问题。思想宣传工作通过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澄清模糊认识、揭露错误思潮,能筑牢意识形态“防火墙”。例如,在应对农村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分配等易引发矛盾的工作中,党组织通过“政策解读会+入户走访”,主动释疑解惑,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基层稳定筑牢思想防线。

四、协同发力:激活乡村振兴的“双引擎”

乡镇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宣传政治工作并非孤立存在,二者是“骨”与“魂”的关系——组织建设为宣传工作提供“阵地”和“队伍”,宣传工作为组织建设凝聚“人心”和“共识”,协同发力方能释放最大效能。

1.组织建设为思想宣传提供“硬支撑”。只有乡镇党组织体系健全(如“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架构贯通)、党员队伍过硬(如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骨干),思想宣传才有稳定的阵地(如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可靠的“宣讲员”(如党员志愿者、驻村工作队),避免宣传工作“浮在表面”“流于形式”。

2.思想宣传为组织建设注入“软实力”。通过持续传递党的理论温度、政策红利,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会不断增强,进而更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如积极申请入党、参与党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这又反过来为组织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源头活水”,形成“组织强—宣传实—群众信—组织更强”的良性循环。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基层治理现代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加强乡镇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宣传政治工作,既是“固本之举”,更是“长远之策”。唯有以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以思想宣传凝聚“奋进合力”,才能让党的旗帜在乡镇一线高高飘扬,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作者单位:郴州资兴市三都镇宝源煤矿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谷玉林


  本网责任编辑 陈茂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