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新荣誉,恭喜师傅。”
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机电科运转车间再次响起喧闹声,大家的目光又一次投向了高夫山,这位从事矿井维修电工专业二十余年,各大比赛获奖者、蝉联两届大屯公司技奥会冠军、拥有百余项创新成果的车间副主任再次登顶高峰。
坚守初心干好本职
“找高主任啊,他在主井检修呢。”“夫山去-750巡查监控设备去了。”......自1997年进矿以来,高夫山一直奋战在生产一线,从普通职工到班长再到车间副主任,在与电气设备打交道的25年里,“扎根岗位、刻苦钻研、敬业奉献”始终是他给人的深刻印象。
高夫山话很少,写的却很多。他的工作服口袋里总会装着本和笔,发现疑难问题或创新点子就随手记下来,回去就查资料、细琢磨。这个好习惯他一直保持到现在,“煤矿大力推进智能化,电气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想跟上矿井发展的步伐,要学得多着呢。”高夫山说。
随着近年来提升设备的不断升级改造,控制系统日趋复杂,功率大、速度快的主井箕斗如何在关键时段承担升降人员任务,是摆在高夫山面前的艰巨任务。为了保证箕斗运行安全平稳、停止位置精准可靠,高夫山设计改造了井筒触停装置。按理说他负责电工工作,井筒作业不用他干,可为了得到准确数据,他带领团队多次深入罐道中测量、设计和制定可行方案。在黑暗、狭窄的罐道中作业并不容易,满身油污是常态,身体长时间蜷缩也让他饱受背疼的折磨,但是回收钢架、井壁打眼、紧固安装......他依然带头干。经改造后,箕斗自动停车位置精确到了厘米。
创新创效服务矿井
高夫山追求突破和革新,参加工作以来,参与创新项目、小改小革近百项。《-750泵房照明系统的复明创新》等多个创新项目荣获国家级煤矿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仅2022年,就完成了主井双钩上下人电控程序改造,副井大罐笼井筒开关及控制改造、主井卸载液压站液位保护装置设计等十余项创新项目,近年来累计创效一千余万元。11月份该矿更换副井大罐笼,工期仅有5天的工程,高夫山却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着手准备。“罐笼体积变大了,提升动力需要提档升级,必须保证控制核心与外部装备水平一致。”井筒开关及控制系统升级提上了日程。经连续多日设计和实地测试,他设计的控制系统和大罐笼更换任务同步完成、同步使用,大型设备再也不用拆解得七零八落多批次提升,副井升降大型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高夫山积极利用小改小革,消除设备隐患。该矿主井二楼卸载液压站有爆管漏油风险,他随即着手改造。在原设备上新增一条全新的控制线路并不容易,还要精准连接到油泵控制回路。改造期间,他克服线路多、布线难等诸多困难,打造出液位保护装置,大大提高了提升运输系统的安全性能。
工匠精神继承发扬
“‘工匠学校’可是高技能技术人才的摇篮。”这个走出“大国工匠”武庆平的一方土地,从来没有停止孕育新生技术力量的使命。高夫山师从武庆平,是徐庄煤矿“工匠学校”第一批学员,也是年年第一名的“优秀学员”。2020年高夫山从师傅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该矿“工匠学校”专职教师,开始了在技能成才的道路上疾蹄奋进的新征程。任教以来,他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融入在了行动上也投入到教学中,培养出姚元、刘扬、唐传颂等一批公司、矿各大比赛获奖学员。“企业是巨人的肩膀,我有一个这样好的成长平台,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屡获佳绩的高夫山感慨道。
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打造出“人人能成才、人人展其才、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在公司第一次党代会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毛中华说道“持续完善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体系’建设,打通人才发展通道,让各领域人才都有成长进步空间。”今天公司人才培养道路已然是康庄大道,从高夫山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不止步、勇攀登,成功就在前方。
本网通讯员 李姣姣 责编 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