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2022/11/22 20:36:19 人评论 分类:行业动态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出自于《战国策•赵策》。这里的“君:是指君主。国士:是指国家栋梁,也指优秀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君主以国家栋梁的待遇对待我,我就要为君主做出国之栋梁所应做的贡献”。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中国古代这样的优秀人才屡见不鲜。如商初大臣伊尹、西周姜太公、春秋时期管仲、汉初张良、韩信、三国时期诸葛亮、汉代刘伯温等等这些开国治国之能臣都可称为国士,还有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舍生取义、把生死置之度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才能开创历朝历代的盛世繁华。现代也有不少,如我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鲁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抗疫英雄钟南山等等,他们把一生都献给伟大的祖国,这些楷模足以堪称中国当代国士。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也可以引申到现代企业或者单位。如员工德才兼备、业绩优异,企业领导按照程序提拔或者破格晋升,给以职能相称的待遇,被重用者肯定会以感激之心贡献出他的热和光,安心企业创造出一流的成绩。反之,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这就会导致优秀人才跳槽。分析起来人才跳槽的多数原因,主要还是在企业身上。他们并非把人才当国士以待,而只要求人才以国士报之企业。虽然企业人才并非国士级别,但是道理却是一样的。企业领导对优秀人才越好,优秀人才也同样会以更加高效的工作效能来回报企业。当然,也有一些原因出在人才的自身,他们之中一些人恃才傲物、自命不凡、眼高手低也是跳槽的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企业或单位需要加以甄别,对一些确是人才的员工则应放下身段,上门求贤,诚心以表,以丰厚的待遇加以挽留,相信大多数人才还是会留下来。企业有规模大少之别,但企业内部则是五脏齐全,需要各类人才充盈其中来保持企业的运转。古代尚有三顾茅庐之举,何况现在更是企业用人之际。高科技企业华为、阿里巴巴能以股份相送人才,其他企业为了留住人才提高一些待遇、改善一下工作环境、用事业留人又有何不可呢?要知道中国士大夫中盛传着一句“士为知已者用”!


   本网特约记者  陈胜春  责编  陈茂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