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条件比效率
在这场不是竞赛胜似竞赛的系统改造工程中,条件最差的非采煤二队莫属。7334工作面极不规则,目前每回采3刀煤就要加一部支架、延一台溜子。随着工作面推进,断面形状发生改变,又遇到工作面过大断层,避开以后造成溜子道歪斜,二部皮带从最开始150米缩减到30米,皮带机尾和皮带机头中间已经没有空间,必须要撤掉。
说干就要快,8日早班,二部皮带机头卸载架、滚筒、电机牙箱、平行齿轮等大大小小二十余部零部件的拆卸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为按时完成工作量,该队制定了皮带系统改造工作量分配图,拆解工作精分到了小时,哪一个时间段要完成哪些工作细分的非常明确。时间紧、任务重、条件复杂,拐弯运料非常困难,下料班班长安孔军、常桂明,全程精神120分在线,平板车、集装箱、花车协调配合,一个圆班结束后,二号皮带上所有零部件共13车全部运出,为下一步安装工作提供了宝贵时间和空间。
9日一早,没等喘口气H架、大杆等新材料、设备就陆续运进现场,为工程施工做好了充分准备。皮带改造工程中最让采煤二队上下头疼的是溜子道拐点处的施工难题。溜子道拐角有14度,这对皮带运输来说是极困难且危险的,角度必须改小。施工前,分管领导和该队管理人员对工作面施工情况进行了会审,根据会审结果制定了施工措施和技术措施,得到了将拐角缩减到6度的科学结论。
怎么才能干好?“我们曾有过将溜子道倾角改造成4度的工作经验,让有经验、有技术的皮带维护司机到三个班,带着工人们干。”该队队长刘光道说。皮带班长毛立峰牵头,采用将装备向帮上靠,剥皮带、皮带打扣的方法顺利把角度从14度改成6度,保证了皮带在拐弯的条件下正常运行。
截止8月11日夜班,用时三个圆班,采煤二队皮带系统改造全部完成。
空间时间不是阻力
几乎是8月8日同一时间,在-750水平十余名皮带管理科干部职工开始了他们的任务——1#机头皮带驱动装置以及2#卸载滚筒改造。在这项改造中,最难的是将水箱、变频器、底座运至相应位置,将棒销联轴器更换为液压联轴器。两处改造需要拆除及安装的都是大型设备,井下空间相对狭小,基本全部都是靠手拉葫芦,工作相当困难。
工期紧张、任务繁重,要想较好完成工作,全科上下都得使劲儿。
在电机、变频器、水箱间的冷却系统连接管安装中,新设备配备的管接头和矿配备的尺寸有出入,连接后密封性不好,为保证系统稳定,该科副科长朱鹏将10余处管接头改造尺寸后再拼接,“头脑里好像有个三维视图,哪个管接头接在哪立体演绎了一遍,操作起来就像拼积木。”朱鹏把这个无比精细的工作说得很轻松,却不知连续跟了一个中班两个夜班的他躺下就能睡着。
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张清建,在底座安装工作中立了大功。新底座和原地脚螺栓有11个连接孔,找准困难,在一次次起吊、对准均未成功的情况下,大家提议将地脚螺栓全部割掉,再进行打补丁,“这个方法不可行,工作面临水大,补打困难,三天检修时间绝对完不成工作。”张清建极力保持镇定,拿着测量工具上了阵,经现场测量、分析、讨论,结合以往工作经验他坚定地指挥大家,把底座安装孔适量扩大,达到配合标准,最终顺利地完成了安装工作。
经过近三天的共同努力,皮带科改造项目于8月10日22点顺利试车成功,比计划提前了8个小时。
本网通讯员 李姣姣 责编 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