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气昂扬强队伍 坚如磐石谋发展 ——记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资环三院先进工作者袁志坚

2021/8/10 13:14:00 人评论 分类:人物专访

   “技术、管理、安全、发展、民生”这些思路每天都在袁志坚脑海里萦绕。他带领资环三院从行业内跟跑状态挤身领跑前列,他带领资环三院省内外多点布局,打出了转型发展的“组合拳、连环拳”,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9年7月,袁志坚临危受命,接任资环三院院长。新一任“当家人”,这个“家”不好当,院里原有的千万元巨额贷款,多起事故叠加,职工情绪低落.......但他凭着不怕难、不认输的劲头,带领资环三院干部职工谋篇布局,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强化内控制度管理,培养核心技术队伍,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构建了新的发展格局。面对发展重重压力,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怀揣重任在肩的使命担当,引领资环三院高质量转型发展。 
    以人为本,培养人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到任后,为切实加强院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他摸清院专业技术人才结构,秉承要积极在基层一线实施“赛场选马”。在识别干部上,突出考察干部关键时刻的表现、利益面前的取舍、担当时候的态度,注重从小事上看德、从难事上看能、从大事上看绩、从份外事上看勤;在选人用人上,透过重点工作看干部、着眼重点工作用干部、干不好重点工作调干部,在重点工作的赛道上发现、锤炼、选用干部;在人岗相适上,努力把组织最放心的人放在最不放心的岗位上,把工作能力最强的人放在工作难度最大的岗位上,把最有潜力的人放在条件最艰苦的岗位上,把个性特点最鲜明的人放在最能发挥特长的岗位上,把综合实力最强的人放在“一把手”岗位上;在统筹使用上,既综合比选“排队”,也果断淘汰“掉队”。通过规范化、个性化、制度化的措施,在该院逐步形成一种明确的认知:只要真的优秀,一定能成长起来;只要埋头苦干、做出成绩,一定会得到更好使用。提出“专业人干专业事”,将院人才进行合理调配,制定了《院专业技术带头人、青年骨干评选管理办法(试行)》,使年轻技术人员从基层干起,在项目上经风雨、受锻炼,在着力培养人才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引智借力。彻底“盘活”三院技术人才,使青年干部走出“舒适圈”,战胜“恐惧圈”,用好“学习圈”,步入“成长圈”。 
    以质为本,紧抓生产 
  

    袁志坚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把工作质量作为自己安身立业之本。“要想成为一名地质工作的专家,就必须吃得了别人吃不了的苦,要想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就是抓好自己交出的每一份‘答卷’的质量!”袁志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一直坚持的。 
他从事地质专业技术研究与勘查施工管理工作,主持了数百个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地质工作环境大多在荒芜人烟的野外,顶烈日、冒严寒、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是地质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常态。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不管是作为普通技术员,还是作为一名技术领头人,还是现在的“当家人”,袁志坚经常穿越于钻井现场与钻机平台,在项目与项目现场辗转,在洽谈项目与找项目的路上,工作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从没有过半句怨言。日常办公业余时间,袁志坚都用在了学习理论知识和总结管理经验上了,并经常撰写技术科研论文。 
    他曾获得“河南省百名一线技术英杰”“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等省部级荣誉。主持完成的《大口径工程井多工艺钻井关键技术和应用》在2019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名)。累计完成各类大口径工程井近百口,成井率100%,累计产值超4亿元,近三年完成大口径工程井项目创造经济效益达1.57亿元。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煤矿大口径瓦斯抽排井施工技术研究》等6个科研项目获省国土厅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其中,《煤矿大口径输冰井施工技术研究-以13矿为例》项目解决了大口径工程井套管保温技术,属国内首创。《大口径气举反循环钻具研制及应用研究》填补了我国无大直径气举反循环钻杆空白。 
    一个个奖状、一项项成果、一个个资质的取得见证了他的辛勤与汗水,也见证了他的卓越成绩。2019年7月他来到资环三院后,妥善处理了制约三院发展的卡“脖子”遗留事故。通过举办各类安全技能培训,督促安全工作做严做实,及时发现问题,立马整改问题。以“项目内部管理一览表”加强资金的合理使用,堵塞了资金支付的漏洞。以安全为保障,在设备管理方面,实行人、物、卡三统一实现全覆盖。他到任以来安全生产情况态势稳定,未发生控制指标内的责任事故。实现了三院安全生产“逆风”翻盘。2020年他带领三院还清了千万元贷款,同时储备了来年储备项目资源与千万元启动资金,为下一年三院的有序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变为进,绸缪新局 
 

    传统与新兴的产业,一边是主业,一边是发展。主业经营占据大半江山,几十年历史上的老牌地质队转型,谈何容易,向哪个方向转,如何转,“大地质”之路如何走?这些都是袁志坚脑海里浮现并做为他工作的指南。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他带领院班子成员结合院实际情况,横向调研了省内外同行业,纵向结合兄弟单位情况,最终形成了三院的“十四五”规划。“从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发展,承揽科技含量更高的业务,带出高素质队伍,抓住清洁能源勘查、城市地质、城市规划、科研发展等新的机遇。”坚持主业发展不放松,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本领,拓宽服务领域,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地质工作公益服务。突破转型发展漫长的缓冲期,他给出了“答案”。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三院资质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分别取得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勘查、地质灾害防治设计、煤炭地质钻探(含灭火)、土地规划资质、测绘甲级资质等,扎实保障了三院转型发展的基础,全面提升了三院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成立了科技创新中心,成功承揽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丹江口流域(河南省)为例”,为全国试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未雨绸缪,为三院发展奠定了“软”实体,打下了“硬”基础。 
    以新求稳,阔步前行 
   

    袁志坚带领班子成员牢牢把握国家政策,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联系对接业务,在变中求进,在变中求新,为三院发展“寻医问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转型升级平台。他坚持以技术服务为引领,巩固原有优势产业,带动基础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传统地质”“新能源开发”“国土类”“环境类”业务板块多轮驱动、互为补充的新格局。两年来,在服务自然资源工作方面,与多个地市、县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合作建立国土资源调查分院,通过干部挂职交流等方式,加深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在土地规划、城乡规划、村庄规划、国土三调、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为地市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支撑。如:为济源矿山治理项目竣工验收技术服务、济源市国泰采矿有限公司大社矿区石灰岩矿地质恢复工程监理、济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勋掌建筑用白云岩矿出让项目、环境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工程总承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2021年矿山3D建模服务项目、九矿开采边界检测项目、大社矿区开采边界检测合同、沿太行山高速公路西延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报告编制技术服务等。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承揽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科研项目,申报了厅级科研平台—河南省自然资源生态产品科技创新中心,在淅川开展了基于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绩效评估项目。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承接了新疆、新乡、焦作、鹤壁和商水等省内外市县的各类规划工作,包含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乡村规划、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和“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等。在清洁能源勘探方面。顺利完成“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先导性试验项目”(焦作区块)参数井、水平井的钻井施工任务。开展地热资源技术研究,主动进军地热资源钻井市场,培育我院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袁志坚的带领下,“十三五”末,资环三院经营收入和利润总额较、职工收入稳步提升、民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单位规模和综合竞争力都跨上了新台阶。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袁志坚将继续奋楫扬帆勇毅前行,带领资环三院干部职工在实干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奋发中展现人生风采。

    本网通讯员 吉喆   编辑  陈茂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