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常村煤矿机修车间高级技师李全胜
24年前,李全胜从原义马矿务局东风汽车改装厂调到常村煤矿机修车间电修组工作,他虚心拜师,努力学习,想掌握一技之长。如今他已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是电修专业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工作中,李全胜尽心尽力做好传帮带。李全胜时常对徒弟们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维修电工没有秘籍,只有用心学、认真记。不要认为机器就是个铁疙瘩,你哄它它哄你,你怎么糊里糊涂装好了,你还要怎么糊里糊涂把它卸开来。”
有一次,钳工车间减速机轴烧坏了,怎么都修不好,有人请李全胜过去帮忙,李全胜不愿意去。不愿意去的原因不是摆架子,而是人家也有维修师傅,怕人家脸上挂不住。但是人家很诚恳地邀请他,他还是去了。他这儿看看,那儿摸摸;这儿敲敲,那儿听听之后,他说:“里边没油了。”人家说“有油啊!你看油箱里的油满满的。”
李全胜说:“油箱有油但它进不去,不信打开机器看看。”听了李全胜的话,钳工师傅打开减速机一看,果真机器里面干巴巴的。“油路堵住了,外面有油,里面没油,机器在里边干磨硬转,怎么不烧轴呢?”钳工师傅惭愧地说,“有时候看似简单的问题,有时候还真不简单。”
又有一次,综采一队有几个职工在车间拆卸630A开关大盖螺丝,几个人拆了一个又一个,感觉很顺手,但拆到最后几个螺丝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拆不动。转转磨磨一个小时,螺丝依然如故。李全胜走到跟前,转转看看说:“把那几个螺丝再拧上,然后所有的螺丝同步拆卸,一个一个的松动。”
按照李全胜说的去做,果然有效,一会儿功夫,所有的螺丝同步拆卸完了。几个人不解,李全胜解释说:“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这么大的螺丝如果一个一个去拆卸,越到最后螺丝承受的重力越大,也就难以拆卸,如果同时松动拆卸,受力是匀称的,也就容易了。” 听了李全胜的解释,几个工友心服口服。
面对煤炭形势的不景气,当年和李全胜一起做工的同事大多都转行了。还有人对李全胜说:“只有转行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如果一直干维修电工你这一辈子也就是一个维修电工。”李全胜笑笑,没有丝毫动摇。机修车间使用的GB4035锯床原装供水降温系统在工作平台下面,安装位置不合理,上面有降温液体,长时间在潮湿环境里工作,水泵电机容易潮湿,造成经常短路和烧坏水泵,导致锯床无法正常工作,耽误生产。车间领导将这一难题交给李全胜解决。经过李全胜改造后的装置,解决了水泵电机频繁损坏的问题,操作过程中安全可靠,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
传统电焊机接地线与工件接触点少, 工作人员在焊接工件时,电缆极易发热烧损。地线与工件接触不良直接影响焊接工件的质量,出现报废工件,造成材料严重浪费。为了保障电焊机安全工作,提高电焊工工作效率,李全胜设计制作了电焊机专用接地装置,确保搭铁体与焊接工件搭接牢固可靠,保证电焊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尤其在焊接大型工件和设备时,吸附到设备上即可作业,避免了虚接导致电压损耗,极大地提高了电焊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件的报废率,受到了电焊工的一致好评。
大家都说李全胜的头脑里装满了奇思妙想。他围绕安全生产、降本增效和精细化管理大胆创新,多项创新成果被推广应用:2018年,他发明的《一种修理开关芯支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9年7月《GB4035锯床降温系统》获得义煤公司“五小”创新成果三等奖;《电机转盘》《电机刹纸刀》《电焊机专用接地装置》等获得常村煤矿“五小”创新成果三等奖,为企业“扭亏增盈、脱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网特约记者 李红波 李海燕 编辑 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