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把你的漏网鞋换掉,出炉的管子这么热,烫住脚怎么办?”7月3日下午,在细旦丝大烧间,原丝一厂整备工段副工段长金惠民在带领大家出炉烧却好的管子阀门时,发现跟班作业的卷绕工小马穿着一双漏网的鞋子,他严厉批评小马之后,找出自己平时节约下来的劳保鞋给小马穿上。
1989年3月入伍,1992年退伍后进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工作的金惠民,干一行、爱一行。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厚厚的工作日志,上面罗列着每天的工作安排、人员分工、干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质量要求等内容,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还在前面加星号标注。“工段事情繁杂,记录下来一方面安排工作不会有遗漏,另一方面作为资料以后也好查找。”
军人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烙印在金惠民身上尤为明显。多年来不管白天黑夜,寒冬酷暑,只要生产上有事,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厂里处理。2月1日晚上11点多,他接到电话:细旦丝12A4-1、4-2锭出现纤度异常。在出租车停运的情况下,连夜徒步赶到厂里处理问题。当生产恢复正常,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深夜一点多了。
退伍后的他时刻保持着军人勇于担当、敢打敢拼的作风。开车前“盘泵”是个辛苦活,他带头冲在前;每次赶拆组件、纺丝箱,他带着大伙儿顶着高温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下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每次停车检修的最初几天里,他都会连续几天吃住在厂里,白天领着大伙干活,晚上烧却管子阀门。有人说他“傻”,只知道埋头干活,可正是他从不拈轻怕重的“傻”劲,赢得了工友们的敬重。
面对今年严峻的市场形势,他带头为“五降一增”献计出力。1、2系列停车后,他发现纺丝箱卡拉头胶圈老化,大部分存在着漏气现象,压缩空气浪费严重,走正常程序申报周期长,时间上来不及,于是,他在网上自费20多元购买了50个“C式快速接头密封胶圈”,解决了难题。
细旦丝小烧炉,油烟排放系统弯管多,既影响烧却质量,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这是金惠民几年来的一块“心病”。最终在他的建议下,通过实施改造达到了预期目的。
他是一个敢于“较真”的人,看到违章违纪现象毫不留情,严厉批评;检修中他不放过一点质量上的“瑕疵”。7月9日,他在对纺丝箱跟踪试压时发现一台纺丝箱联苯系统泄漏,送维修厂修理期间,他带着试压工具对修理质量进行测试,确认完全达到要求后才拉回。
疫情期间,金惠民参与处理生产异常6次,累计加班达46个小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军人本色和使命担当。
本网特约记者 马有福 编辑 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