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在奋进,我也在奋进;祖国在进步,我也在进步。在家国情怀的使然下,我把劳模作为学习的目标,用他们的精神引导我,奋斗再奋斗。用他们的事迹激励我,努力努力再努力。因为劳动模范,是广大劳动者的先进代表,他们求真务实,发挥实干,积极进取,争创一流,展示了劳动者的风貌和品格,撑起了祖国的脊梁。建国以来,徐州煤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徐州矿工在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宝贵的精神财富,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省部、市级劳动模范“矿山铁人”陆金龙,还有“地球转一圈、他转一圈半”的张建设等。他们中有受到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多次接见的上世纪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的陆金龙、赵景德;有七八十年代为国家煤炭事业加快发展做出突出成绩的张建设、殷春银等。
徐州矿工一代又一代的劳动模范,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铸就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知难而上、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铸就了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创业精神。他们长期奋战在百里煤田,扎根在火热矿山,在不同的时期创造出具有历史影响的时代业绩,展示了徐州煤矿的劳模风采,为推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我参加工作之日起,我就始终踏着他们的脚步,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从掘进的一名普通职工干起,不怕吃苦,加班延点,积极创新,放弃休息日,充分发挥年轻力壮的优势,奋力拼搏,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在干了五年后,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之后,我并没有满足,始终不忘初心,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干在前,连年荣获矿先进工作者称号,当徐州矿务局开始实施农民工转正的政策后,我第一批从农民轮换工转正成为全民正式工,体现了祖国的温暖。
从基层调到机关工作后,我始终敬仰劳模的战斗风采,他们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揭示了如何立足本职岗位,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创造精彩人生的深刻道理,为我树立了学习榜样。翻阅徐矿的发展史,一批又一批的劳动模范在不同时期为企业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时刻激励着我拼搏奋斗。他们就是一面面旗帜,更是一颗颗螺丝钉,他们工作认真,埋头苦干,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但是他们所折射出来的责任感、使命感,成为引领我不断奋进的不竭精神力量。于是,我在本职岗位上,利用自身岗位的宣传优势,利用几年的时间,在夹河矿挖掘树立了当代新劳模夏伯党,以他的技能大师的本领展现了现代劳模的精神价值,同时也成为了我不断追求贡献的助推器。在宣传岗位上,用心写作,先后有数百篇新闻被媒体采用,有“天使吟”、家有辘滚也健身“等三篇被人民日报刊登,有“去年月月不间断,今年又有好开端”、“蓝领骄子”等几十篇作品被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中国交通报、中国煤炭报等省部级报刊采用,有“如何体现青年价值”、“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之我见”等百余篇理论作品被政工研究动态、中央团情快报等理论刊物采用。有“真爱无言”、“采煤面上的黑脸汉”等数百篇新闻作品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能源网、中国煤炭新闻网、中国安全生产网等多家网站采用。有“荷前听雨”“保险”等百余篇文学作品被人民文学、知音等多家杂志采用。并有上百篇新闻、言论、文学作品获得人民日报、省企业报、矿工报一、二、三等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劳模精神更是我履职尽责的重要体现,是激励我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时时刻刻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忠于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优良作风,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使劳模精神激励我振奋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从宣传岗位到基层区队后,我积极带领职工在异地艰苦创业,为企业不遗余力地拼搏着,所在区队连续四年获得集团公司十佳品牌区队荣誉称号,多次获得集团公司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本人也多次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踏着劳模的脚步与祖国共奋进,我始终坚持实干,不忘初心。
爆发全部的激情,贡献所有的能量,带头真抓实干,我要和祖国共拼搏,我要和祖国共奋进,我要和祖国共进步,让祖国更加强盛,让我更加幸福。
本网特约记者 徐厚纯 编辑 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