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梦

2019/1/24 10:35:25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当业余通讯员已经7年了。这7年来,我的坚持和“任性”,逐步提升了写作的敏锐性和敏感性,提高了个人的见解。虽然一些作品大部分在我们集团内部的报刊上发表,但我在写作上感觉很有价值,收获了无穷的快乐。
      我是一名井下司溜工,2012年4月,在领导的推荐,老通讯员打气鼓励下,加入公司通讯员队伍。当时,我就想;既然选择“爬格子”,就要不离不弃的坚持。由于自己写作底子薄,为了尽快提高写作技能,我积极向老通讯员学习,交流。并把每期的《湘煤集团报》收集装订好,仔细研读。看报纸、电视、做剪贴……使尽了自己每一分力气,让自己的笔头流畅起来。
      记得我第一次投稿的是;2013年5月18日,发现我的岗位工资、新增工资及10元一天出勤奖,一共少了900多元。于是,我就去找工资部门有关人员,刚好在办公大楼一楼的走廊里看见一位熟人,我还没有跟他说完此事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听后,从办公室出来说:“请你到我办公室来,我帮你查一下”。后经核实,真的少了900多元,还对我说:“对不起,是我们失职,我帮你补上,你们在一线够辛苦,还让你跑一趟”。温馨话语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回到家里后,我拿起笔,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写了篇《改进作风提效能》,开始向《湘煤集团报》投稿。殊不知,刚投上去,就被编辑老师看中了,2013年6月1日在《湘煤集团报》第二版发表了。7月1日,《漫步濂溪书院》又在四版发表了。由此,增添了我写稿的兴趣,逐渐对写作的热爱。从此,我更加认真学习《湘煤集团报》每一篇文章,编辑老师为什么看中这篇文章?是因为角度好?选材好?词句好?把握时机好?还是……?许许多多问题在我的头脑中涌现。虽然当时我是在生产一线,工作非常辛苦,但我的心态好,一有时间就坐在电脑桌前写稿件。把工友们特别能吃苦、能战斗、挥汗如雨、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用笔记录下来。记得2016年有篇《不忘初心战煤海》的人物通讯,我早晚都找邬师傅采集写作的素材,为了使稿子更有说服力和现场感,还跟邬师傅深入井下工作地点,现场观摩邬师傅的操作。后来这篇15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先后在《湘煤集团报》2版头条、《郴州日报》4版头条发表了。同时,不但结交了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上的工友,还学到了不少的井下操作知识。
       为了获得新闻线索,只要机关、连队、班组、职工有动态我都及时采访。同时,加入了新闻媒体qq群和微信群已10多个,与众多文友、编辑老师建立了深厚感情,经常跟他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获得了他们的一些合理的看法和建议,找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不足。
       哲人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7年来,我独守这份寂寞,独享这份宁静,品味心灵的豁达和灵动,用手中的笔发出了自己的心声,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
      这就这样,我在写作的道路上边写边学,在人生的旅途上前行。7年来,先后在《湘煤集团报》、《班组天地》杂志和《郴州日报》,《湖南写作微刊》、《湖南新传媒》《豆豆传媒平台》、《中国企业员工互动》等报刊、微信平台,发表新闻、散文、言论、人物通讯300多篇。2015荣誉《湘煤集团》优秀通讯员,《傻瓜班长》、《绽放在煤海里的青春梦》分别评2015年、2016年《湘煤集团》报优稿,2017年撰写的《那一年我加入党》在“和谐、廉洁、高效”湘煤杯大赛征文中获得三等奖、同年,《义务办公十几年》编入了王金星主编《踏歌而行》一书、2018年《我的故乡在汝城》在“湖南写作杯”首届“祖国情民族魂”全国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获得铜奖,2013年至2017年连续4年被评为公司“优秀通讯员”,同时,2016年3月还被中国煤炭新闻网聘为特约记者。在这里,我要感谢公司给我一个展示文采飞扬的摇篮,感谢湘煤这块土地滋养了我,感谢编辑老师不厌其烦的精心指点和鼓励,感谢勤劳朴实的工友们丰富了我写作的源泉,激发了我写作的激情,成就了我的梦想。
       今后,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写作上勤战斗、多耕耘、出精品!让我的写作“梦”插上了翅膀。

     本网特约记者 祝芒成     编辑   陈茂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