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鞋

2019/1/10 15:56:39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清晨,出门。看着架上摆放整齐、色系丰富,质地众多、款式各样的鞋,我有些选择困难。“根据裙子款式和手包色系选一双吧。”先生适时建议。选定一字带裸色高跟凉鞋穿上,施施然出门,心情如秋日里的朝阳,灿烂无比;思绪似碧空里的白云,飘飞到记忆深处:五颜六色的塑料凉鞋、小白鞋,红极一时的波鞋、回力鞋,种类繁多的皮鞋、高帮靴……不约而同,纷至沓来。 
      幼时,家境不富裕,我基本没穿过新鞋。塑料凉鞋永远是哥哥姐姐穿过,母亲将断了的鞋带、裂了的鞋面,用烧红的锯皮粘好后的旧鞋。管不了款式,顾不上大小。年幼的我对鞋的认识是——走路不会被地上石子硌着的东西。一天下来,不合脚的鞋会把稚嫩的脚丫磨得血肉模糊。     
       小学,喜欢参加学校活动,但特别害怕老师提出的要求——穿校服配白网鞋。每次都是母亲牵着我走家串户找不同年级的小伙伴借。借到后,赶着太阳洗净晾晒。如遇上下雨,就只能找来白粉笔,将那些个污渍细细涂白。记得那时的白网鞋似乎不能烘烤。一烤,橡胶与鞋面接触的地方就会出现一圈奶黄。现在分析,可能是当时的制鞋技术问题。年少的我最羡慕的就是伙伴脚下的胶底白网鞋。 
      进入中学,强劲的改革开放东风带动着我所在的小城镇快速发展。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爱美之心渐强,我不再心甘情愿接受兄姊们穿过的衣物鞋履。而家境的逐步好转,手头的少许宽裕,也让节约了一辈子的父母渐渐变得开明,开始按照兄弟姊妹的性别喜好给我们添衣置履。 
     初中二年级,我拥有了第一双真正属于自己的鞋。清楚地记得那是一双回力鞋,白色高帮,底厚且软,帮上那蓝色勇士射箭圆型标识很是醒目,底帮接缝处那圈红线也特别吸睛。虽说当时父母购买的是贸易公司冬秋处理商品,但我依然视若珍宝,欣喜若狂。快速拆封,猴急穿上,炎炎烈日下我开始了房前屋后的绕圈运动。蹦蹦跳跳汗流浃背地让所有伙伴看到后,我心满意足地回到家,小心翼翼地脱下,仔细刷净,将鞋子放进了盒里,不再舍得示人。只在学校搞活动、过生日、走人家这样的特殊日子才会换上。 
      九十年代初期,我分配到一家电厂工作。又是一年芳草绿的时节,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发小们纷纷告别家乡故土,去到祖国各地就学、务工、出国、经商。一九九二年,一位南下经商的朋友给我带回了一双进口的花花公子牌波鞋和一条苹果牌牛仔裤。独特的标示、良好的品质、协调的色彩、精致的做工,在电厂引起了轰动效应,大批工友打起了平伙,请求朋友从广州带货过来。 
      成家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各地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节节攀升。我的住房也从土砖平房到钢筋框架楼房再到鳞次栉比的电梯房;存款,从无到有,从两位数到三位数再到成几何状递增;脚上的鞋,也从单一土气的布鞋到洋气舒适的皮鞋再到时尚出彩的皮靴……款式品种越来越多——高跟平跟、猪皮羊皮,应有尽有;选择范围越来越广——国内国际,品牌外贸,琳琅满目。我对鞋的要求也一天比一天高了起来:不同风格的服饰,必定搭配不同的鞋;不同内容的活动,一定穿搭不一样的鞋:穿上牛仔裤,匹配的肯定是个性化的休闲鞋;换条公主裙,搭配的一定是可爱的拉带鞋;身着套职业装,蹬上的保准是尖头高跟皮鞋。晨练,是专业跑鞋;上班,是优质皮鞋;晚间散步,是轻薄便鞋;休息外出,是舒适休闲鞋。夏天,爱穿穆勒、猫跟鞋,冬天,喜配皮鞋、过膝靴……现在,偌大的衣帽间、宽敞的鞋柜里、宽大的鞋架上,满满当当全是各种款式各种用途的鞋,真可谓“鞋满为患”。 
     半百人生,穿过的鞋可谓多矣。然而鞋的回忆依然温馨甜蜜,它唤醒的是一段段尘封的历史,折射出的是祖国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1978至-2018年,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间 ,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双双鞋伴随着我走过了人生的许多重要时刻,见证了祖国的多少春风化雨!

 

     本网通讯员 郭智伟     编辑    陈茂春

 

 

 

上一篇:且敬往事一杯酒

下一篇:回首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