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安全生产检查组远赴河南安阳、山西晋城、陕西子长、长武、甘肃白银等地的野外钻机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冬季“四防”等安全工作。我作为一名驾驶员随行,每到一处施工井场,透过车窗都能感受到一些新变化。几千公里的行程,虽有“舟车劳顿”,但更多的是那些新变化带来的惊喜。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一二:
野外党建“321”,筑强“堡垒”增活力
当来到陕西长武高家堡煤矿直排井项目井场,迎面遇上两个“泥人”走下钻机平台,通过言语了解到两人是今年刚入职的青年职工,都是95后,刚进行起钻作业结束。起钻时从钻杆里喷出的泥浆有几米高,由于喷浆后地面湿滑,为保证人员、设备安全,不能快速远距离躲避,只能任由泥浆喷薄全身。只见这两人已经被泥浆喷溅的看不出本来面目:头上犹如染了一层厚厚的“发胶”,脸上仿佛涂了层黑灰色的“粉底”,红色的工作服也被泥浆换了种新颜色。这里正值寒冬,看到这两人的“打扮”,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95后、新入职,这两个鲜明的标签引起了我的好奇:普遍认为95后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更加宠爱,所给予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不能脚踏实地、吃不了苦。而眼前这两位显然与这些都不搭边啊。带着这份好奇我跟随他们走进了生活区,待他们梳洗完毕,我向他们说出了我的疑问。两人二话不说直接带我走进井队上的“党员之家”。井队上的“党员之家”是用钻机职工宿舍改造而成,里面桌椅、党的规章制度书籍、资料齐全,各项党建制度标识标志张贴整齐划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光荣榜”,这张榜上记录着井队各项技能比赛优胜名单、展示着近期钻机上的好人好事。他俩说:“自从井队上建起了支部并有了独立的‘党员之家’,井队上的党员更加有了归属感,各项党的制度得到了及时有力的执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强了、干劲更足了。我们俩虽不是党员,但被身边党员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敢为人先的劲头感染着,我们干起工作也顾不得计较那么多了,如今我们也会在工作之余来‘党员之家’学习党的知识、学习党的先锋模范们的先进事迹,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
在局、队党委的积极推动下,支部建在井队上,实现党组织与党员之间“零距离”“无缝隙”沟通,有效增强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兴趣和动力,促动党建工作“活起来”、“实起来”,促使党员自觉履行义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微学习、微分享、微建议”“比技能、比奉献”等活动,引导钻机一线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组织有保障,党员有力量,群众有干劲。影响是无形的,效果确是实实在在的。
提升井场标准化新高度,展形象、树品牌
在山西晋城美中能源煤层气抽排井项目工地,我被现场的场地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所吸引:该井场位于大山深处,场地有限,但规划、布局合理。设备在进场前便设计好场地布置规划,因地制宜地划分生活区、办公区和井场施工作业区,并对各功能区进行分隔。
来到生活区,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齐全、干净、整洁,受到井队职工好评;进入施工作业现场的每名人员,都要劳保、防护等用品穿戴整齐,并接受专职安全员组织的安全注意事项宣讲,方能进入施工作业现场。进入施工作业现场的第一感觉是清爽大方、井然有序,场地平整、排水通畅、标志牌齐全、标识清楚、钻具和各项设备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定时清理,与井场周边环境和谐共处。
面对我们的赞许,该项目负责人这样说:施工井场是我们钻探人的脸面,现场文明打造好了,传递给甲方的不仅是我队外在的良好形象,还是促进井队自身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正是他们用“干好在建项目就是最大最好的经营”、“井场犹如河南煤田的‘活名片’”的施工理念,为全队树立良好形象、打造煤田品牌、创造良好信誉,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近两年,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不断斥巨资购买、更新设备。新设备的技术先进、设计人性化等特点大大改善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和操作条件。但新设备是否会带来新的更高的生产力?面对新问题,全队上下迅速达成共识:单靠新设备不一定会有更高的生产力,唯有有活力、有担当的施工队伍,再配合严格的、科学的管理才能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如今,在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井队支部积极发挥着基层“战斗堡垒”的作用,凝聚起钻探人献身地质、创先争优的新热潮,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地质人的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网特约记者王建升 编辑 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