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有缘分,人与地方也有缘分。有缘距离再远都可以相聚,无缘即使走在面对面,也会擦肩而过。游览汉城湖,欣赏汉城湖风景,领略大汉朝雄风,品味大汉时期的文化古韵,一直是我神往的事情。前几年也路过了几次,几次都因为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只是远远地望着大风阁,心驰神往,却总是坐着车匆匆离去。这两年也抽时间去了两次,都是和家里人一起在大风阁四周急急忙忙转一圈,拍几张照片而已,就像看一部经典名著,只翻看了第一回合第二回,刚刚开始,真正的精彩内容还没有细细阅读。当我心里一直保存着汉城湖这部巨著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想认真地将她阅读一遍。
今年春节期间,刚好有了时间,我和女儿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专门去了一趟汉城湖。
我们是从南门走进去的。古朴典雅的大门,设计十分庄严大气,很有秦汉气韵。进门不远就是著名的大风阁。汉城湖的标志性建筑大风阁总建筑面积944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64米,地下两层,地上七层,是汉城湖景区的制高点,人们登高远眺,景区美景及汉长安城遗址尽收眼底。在大风阁下,左右两边各有一块巨大的观赏石。左边的巨石上雕刻着西楚霸王项羽的那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右边的巨石之上雕刻着汉高祖刘邦的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阁的构思就是取的《大风歌》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意境。在门洞两旁,有高大的武士俑手持兵器昂首站立。
由大风阁向西,是汉城湖南岸广场。这里有一群雕像,貂鼠的故事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站在张骞和骆驼前,我的眼前顿时出现了万里沙漠,征途漫漫,风沙飞舞,一群满怀豪情的有志青年在张骞的带领下,走在茫茫沙漠之中。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那是一个包容的世界,那时候的胸怀是广阔的,没有畏惧,没有自卑,只有探索发现交流接纳和拥抱。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没有走出这片探索的沙漠。对于未来,我们还有没有汉朝时期的大度包容和无畏自信,我们还敢不敢对着世界说:我们巍然屹立于古老文明的东方!
根据资料我们可以知道,西安汉城湖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西北,原为团结水库。团结水库由西库、中库、东库及团结库四个水库组成,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扩建续建,至1971年,库容已经达到了200万立方米,承担着兴庆湖、护城河、老城区和西北郊部分区域的城市排污、雨洪排泄任务,下游通过漕运明渠排入渭河,是西安市城市排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30年来,由于设施老化,污泥淤积,库水均为发黑、发臭的生活、工业污水,水面及岸周垃圾遍布,昔日水草肥美、鸟鹭翔集的优美景象已不复存在。汉城湖右岸紧邻北二环、朱宏路,左岸紧靠汉长安城遗址,自大兴路至凤城三路全长6.27公里。蓄满水的汉城湖水面最宽处80米,最窄处30米,水深4至6米,总库容137万立方米,形成850亩的湖面。库周以水文化和汉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景观面积1031亩。集防洪保安、园林景观、水域生态、文物保护和都市农业灌溉为一体。
2011年5月1日开始景区开放范围为北到封禅天下片区,沿霸城溢彩、汉桥水镇、角楼叠翠等片区,南到崇威桥,以及入水口的安门盛世广场。在3公里长的湖面两岸游览封禅天下广场、大汉疆土地雕、汉武大帝铜像、汉城湖展厅、音乐喷泉、水车水磨、景观桥梁、天汉雄风浮雕、神明台、安门主入口广场、入水口等42处水文化、汉文化主题景观。
2010年12月1日,汉城湖景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2012 年 12 月,汉城湖被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命名为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2013年,通过水利部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技术评审。2013年4月,汉城湖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据史料记载,汉代这里是长安城的漕运河道,西起今西安三桥车刘村,北至郭家村,负责当时京城的货物运输。
汉城湖公园以36平方公里的汉长安城遗址为依托,以850亩清澈水面,1031亩园林景观为名片,形成了一心三线七区的旅游新格局。一心:以汉长安城遗址为核心;三线:形成水线、电瓶车线、步行线三条游览线路;七区:包括封禅天下、霸城溢彩、汉桥水镇、角楼叠翠、御景覆盎、流光伴湾、安门盛世七个以汉文化展示为主题的景观构架。规划用地面积2890亩。
1951年12月西安市城建局利用汉长安城护城河遗址在大白杨、李上壕、李下壕建设污水沉淀池,库容35万立方米。经过扩建续建,至1971年,库容已经达到了200万立方米。水库原设计是以调蓄、沉淀、氧化处理城市污水为主,承担着兴庆湖、护城河、老城区和西北郊部分区域的城市排污、雨洪排泄任务,下游通过漕运明渠排入渭河,是西安市城市排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下水水位开始下降,沣惠渠不再向库区排水,1999年夏季,西库干涸。
2006年1月,西安市政府启动团结水库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原来的污水全部通过暗涵入漕运明渠最后排入渭河,从沣河引水,在团结水库上形成景观水面。
2008年2月,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开建。
2009年9月18日试蓄水,从沣河沣三干渠引来40公里外的沣河的清水流入团结水库西库,经过6.27公里的水路再注入渭河,形成850亩水面景观,重现50年前初建成时的清澈水面。沣河向团结水库不断注入清水,年引水总量达3500万立方米。
2009年10月16日,西安市水务局发布公告,团结水库更名为汉城湖。团结水库紧临汉长安城,为进一步突出西安独特的汉文化特色,彰显古都丰厚的历史风貌,一些汉文化的元素将在改造后的水库设施上得到体现。
2009年12月,汉城湖被授予省级水利风景区。
2010年7月下旬,汉城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10年12月1日,汉城湖景区获批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2011年10月1日,汉城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汉城湖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依托,沿汉长安城东南角城墙遗址外向西、北两个方向展开,自大兴路立交至朱宏路(凤城三路)段,全长6.27公里。右岸紧邻北二环、朱宏路,左岸紧靠汉长安城遗址。
未央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3℃。春季常有寒潮霜冻,风速较大,多浮尘,常有春旱出现;夏季多雨,盛夏易伏旱;初秋多连阴雨,气温下降快,晚秋多晴朗天气,秋高气爽;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少雨。
汉城湖850亩、137万方的湖水以沣河为水源,通过11.85千米的引水管线,引水流量1.7立方米每秒 ,每天从西面入水口处引入8—10万方水,从北面流出8—10万方水排入渭河,稀释和净化渭河水;沣河的水经输水管道引到汉城湖后,分成八股,形成“八水”,在广场中央汇合后流入水库,年引水总量约3500万立方米。当城市遭遇特大暴雨时,四个闸门同时打开蓄水防洪,缓解城市排水的巨大压力。周围6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污水被收集,以每秒42立方米的流速进入汉城湖东侧的大暗涵之中,被输送到西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汉城湖蓄满后最宽处水面达110米,最窄处30米,水面总面积达到850亩,超过了曲江南湖和3个兴庆湖。
汉城湖景区由七个功能分区组成,分别为:封禅天下、霸城溢彩、汉桥水镇、角楼叠翠、御景覆盎、流光伴晚和安门盛世。
封禅天下
封禅天下景区的主要景观有:标志性四连汉阙、上山若水景石、八水绕长安地雕、汉武大帝塑像、音乐喷泉和汉城湖展厅。
封禅天下——音乐喷泉
音乐喷泉总长为150米,南北长度100米,主喷泉高度达60米。喷头平时没在湖面下,启动时,水从湖面喷涌而出,非常壮观。
喷泉时长30分钟,共分三个篇章,在电脑控制下能展示多种水幕造型。每晚8时30分开始,表演时长为30分钟,通过《汉武英风》、《绿湖水韵》、《盛世风景》这三个章节,色彩斑斓地展示了大汉帝国的泱泱国风,表现了汉武大帝的英武豪气,诠释了中华儿女生逢和平盛世、幸福欢乐的生活情景。
封禅天下——封禅双阙
湖中建有两座汉阙,为封禅双阙,阙高10.9米,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极为重要一种建筑形制。
封禅天下——汉武大帝雕像
汉武大帝像高为21.5米,寓意着西汉统治215年。基座高度7米,寓意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7位皇帝。塑像背北朝南,一手执剑安边,广布王道与蛮夷;一手樾泽众生,推行儒术与天下,展示了汉武帝一统江山、胸怀万里的豪迈气概。这座雕像也是目前国内皇帝像中最大的一座。
封禅天下——上善若水景石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善”。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说的品行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上善若水”四个大字,也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拓本。
封禅天下——四连汉阙
四连汉阙是汉城湖标志性建筑,阙中央悬挂着由吴三大书写的“汉城湖”三个大字。阙,又称阙门,是祠庙和陵墓前的一种高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由基座、阙身、屋顶三部分组成,两阙中间没有建筑物相连,之间空缺,所以称“阙”。 阙不仅具有丰富的雕刻内容、精湛的雕刻技术和高超的建筑手法,还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在形制上,三阙为王,二阙为臣,四连汉阙主要作为景观展示。
霸城溢彩
霸城门是汉长安城东城墙最南端的一个门,门内为长乐宫,霸城溢彩因霸城门而规划。其主要的景点有由水上餐厅(榆园)、和平桥、水车广场、城墙展示组成。
霸城溢彩——水车广场
水车广场占地5000平方米,并建有两个大型的汉代水车,其直径大的为21.5米,寓意西汉统治215年,小的为19.6米,寓意东汉统治196年,在水车广场的地面上还刻有西汉水利工程地雕,充分展现了汉代水利设施及水利工程的先进,曲廊环绕,流水潺潺,让游人流连于水的世界,感慨于水利先驱的智慧。
霸城溢彩——霸城门遗址
霸城门是汉长安城东城最南端的门,又称青城门。门上建有门楼。下开3个门道,门道宽8米,门道间隔墙宽14米左右,霸城门西对城内长乐宫东宫门,王莽末年被毁遗址保存较好。霸城门也是汉长安城东城三门之一,东城三门自北向南依次是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城三门自东向西为覆盎门、安门、西安门;西城三门自南向北为章城门、直城门、雍门;北城三门自西向东为横门、厨城门、洛城门。
霸城溢彩——和平桥
和平桥因汉代有苏武牧羊、张骞出使、丝绸之路、昭君出塞等追求和平的史实而命名。她是一座市政道路桥,其东面是景区的一个次入口,西面是汉长安城的霸城门和城墙遗址。
霸城溢彩——黄榆神树
汉城湖榆园,因为生长着一棵被人们称为“神树”的黄榆树而得名,这棵“神树”属稀有树种,是国家的一级保护树种,该树胸径达1.5米,需4.5人手拉手才能围住。据专家考证,这棵黄榆树树龄近千年,堪称黄榆树之王。
汉桥水镇
汉桥水镇,有北方水镇古韵的建筑组群、商铺林立的手工作坊,还有民间艺人市井的叫卖的情景。“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的美景。主要景点只有虹明桥、回澜桥和汉币广场。
汉桥水镇——回澜桥
回澜桥是汉桥水镇片区又一座景观桥梁。桥的一边是规划的商业步行街,另一边是以绿化景观为主的滨水景观休闲区。是为便于游人来往湖水两岸,丰富游览线路,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而所建的。其形曲折,曲径通幽,就像一座雕塑,自然地融入到了景观环境之中。
汉桥水镇——汉币广场
汉币广场占地5000平方米,地面铺贴铸铜刀币、裤币等汉代钱币400余枚。
汉桥水镇——虹明桥
虹明桥,是景区为方便游人东西来往而修建的。她的设计理念迎合了水镇随意的写照,依水而建,形若彩虹。桥中间的一孔最大,以便利游船通行,三个桥孔倒影在水中形成三个圆,非常好看。虹明桥是休闲惬意的人们感受美好事物的地方,有憧憬美好未来的意思。
汉桥水镇——-尚武桥
尚武桥,桥身上镶贴着金龙浮雕,他们全部是用金箔铺贴而成。
几千年来龙都是皇权的代名词,因此皇帝也被称为真命天子。我们将这四条金龙放置于此也是为了向大家展示汉武帝的威严。
角楼叠翠
角楼叠翠片区,汉城湖景区标志性建筑——大风阁位于其中,广场面积28000平米。主要包含有天汉雄风巨型浮雕、秦岭山水微缩景观和神明台等景点。
角楼叠翠——神明台
神明台基地占地面积1800平米。据史料记载神明台是汉长安城建章宫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位于建章宫西北角今西安市三桥镇孟家村北,又名承露台,为汉武帝建造,目的是迎候神仙。
角楼叠翠——西都赋
这些石柱上所刻内容为大文学家、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固所作《两都赋》之一。
据其自序,东汉开国后,“西土耆老”希望仍以长安为首都。《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地势优越、物产富庶、宫廷华丽,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
角楼叠翠——秦岭微缩景观
秦岭山水微缩实景,景观背靠天汉雄风浮雕,利用假山、瀑布、仿真植被等,营造一幅秦岭山水图,将华山、翠华山、沣峪口、涝峪口、楼观台、九龙潭等著名景观集于一身。
角楼叠翠——天汉雄风浮雕
雕塑广场,是景区的主要景观之一,也是轴线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图一共分为五段,分别以“生、长、化、收、藏”立意,又以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阙界之。
天汉雄风浮雕群长达200米,是西安规模最大的浮雕。通过文景之治、张骞出使、班超安边、昭君出塞、苏武牧羊、漠北之战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典故,展现两汉400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璀璨成就。
角楼叠翠——汉长安城东南角遗址
角楼是历来建筑物中常见到的一种辅助建筑。这种建筑主要设于防守式建筑物的棱角转弯之处,故名“角楼”。角楼多为防御设施,结合墙、台、塔、堡垒等其他的防御设施,起到了防守作用。
汉长安城城墙东南角遗址,平面略呈方形,南北残存约20米,东西约23.5米,为夯土筑成,角楼的南部和北部分别与南城墙和东城墙相连接。
角楼叠翠——大风阁
御景覆盎——水磨广场
御景覆盎片区位于汉长安城覆盎门遗址处,故命名为“御景覆盎”。
规划的汉武帝抗击匈奴的群雕,霍去病马上封侯。建成的景点有崇威桥、水磨广场。
流光伴湾
流光伴湾片区水面宽阔,水体蜿蜒,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湖心岛从湖中突兀而出,既显湖景变幻多姿,又为野生鸟类提供了安逸的生息之地。规划建设的三杰广场是汉城湖(团结水库)景区最大的一个主入口,广场占地127.4亩。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雕塑,215个记录着西汉年号的石条和六连阙门楼无不彰显西汉的强大与繁荣。主要景点有瓦当印象、湖心岛、尚贤桥、玉蜓桥、柏梁台。
流光伴湾——湖心岛
湖心岛从湖中突兀而出,为一座观赏性岛屿,既显湖景变幻多姿,又为野生鸟类提供了安逸的生息之地。
流光伴湾——瓦当印象
瓦当印象广场主要展示的是汉代瓦当的丰富多彩,大家都知道秦砖汉瓦,瓦当按照图形的不同可分为文字瓦当、动物纹瓦当、云纹瓦当和最为著名的四神瓦当。文字瓦当有1-12字不等,内容为吉祥语如,长乐未央、长乐无极、汉并天下等。四神瓦当分为:青龙、朱雀、玄武、白虎。它们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时,元、贞、利、亨四德和东、南、西、北四方,瓦当现今也成为了许多收藏家们的挚爱之物。[43]
安门盛世
安门是汉长安城南城墙的三个门之一,西边为西安门,东边为覆门,安门片区的主要景点,由安门游客中心、翰林茶院、尚儒桥、修竹园、木栈道、双阙和码头组成。
安门盛世片区是汉城湖(团结水库)景区南端的主入口。此处位于汉长安城正南门——安门的位置,安门是长安城的象征之一,为了展示汉朝的强盛,命名为“安门盛世”。
安门盛世——安门双阙
安门盛世片区规划中将布设以安门为中心,东西对称的建筑群,彰显大汉建筑张力,展示大汉的雄浑大气。我们看到这里有两个汉阙,安门双阙高度13.6米。这种建筑在汉代主要体现了威仪和等第,主要用于宫殿、祭祀场所。
在安门双阙正面将树立汉高祖刘邦的大型雕塑,展现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基业的历史丰功。汉朝为刘邦所创立,汉高祖刘邦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的楚汉之争,打败项羽。于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
汉城湖公园安门盛世和封禅天下景区,各建一座观景平台,供游客近距离接触水景。亲水平台两侧以及汉城湖两岸,还设有多座码头,市民可在此泛舟游湖。
汉城湖湖底没有铺防渗层,而是铺衬1米厚的黄土夯层,然后覆盖30厘米厚的砂卵石。这种设计可以令湖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形成生态水自然循环。还放流鲢鱼、鳙鱼等,以净化水质。
观景平台亲水
到汉城湖游玩,最大的乐趣莫过于亲水。安门盛世广场亲水平台向水的三面均铺设了台阶。水泵从湖中抽水,然后从亲水平台与台阶间的缝隙喷涌而出,在台阶上形成水幕,站在亲水平台上,仿佛置身三面瀑布中间。
泛舟碧波湖面
汉城湖水面达850亩,湖面宽百米,市民可从沿岸的多座码头乘船游湖。湖水两岸杨柳依依,仿汉建筑掩映在绿树间,泛舟湖上,既可观赏到汉城墙和景观雕塑,还可体验小桥流水、船行桥下的江南风韵。
桥面投食赏鱼
汉城湖除了放流鲢鱼、鳙鱼等净化水质的鱼类,还将在湖内放流锦鲫、锦鲤等观赏鱼。通过一段时间的人工驯养后,鱼儿能够在湖面上群游,形成变化无穷的图案。游客站在桥上,可以向水中投喂观赏鱼景。
湖面音乐喷泉
湖面音乐喷泉位于朱宏路西侧的封禅天下景区,南北长度100米,主喷泉高度达60米。喷头平时没在湖面下,启动时,水从湖面喷涌而出,极为壮观。喷泉时长30分钟,共分三个篇章,在电脑控制下能展示多种水幕造型。
《汉风水韵》音乐喷泉表演在封禅天下片区,每晚8时30分开始,时长20分钟。
天汉雄风浮雕
天汉雄风浮雕位于角楼叠翠景区,长达200米,是西安目前规模最大的浮雕。通过文景之治、张骞出使、班超安边、昭君出塞、苏武牧羊、漠北之战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典故,展现两汉400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璀璨成就。
秦岭微缩实景
游客泛舟湖面,可欣赏到一座秦岭山水微缩实景。该景观背靠天汉雄风浮雕,利用假山、瀑布、仿真植被等,营造一幅秦岭山水图,将华山、翠华山、沣峪口、涝峪口、楼观台、九龙潭等著名景观集于一身。
八桥各展秀姿
6.27公里长的水面上,共新建或装饰桥梁8座。8桥风格各异,形态优美,其中尚贤桥、崇威桥均为三联孔拱桥,造型古朴;回澜桥为单孔拱桥,若长虹卧波;虹明桥、玉蜓桥桥身隆起,如半月出水。
望着碧波荡漾的湖水,看着两岸的竹林和芦苇,无边的忧愁都会消散,无限的诗意不知不觉就会澎湃在心头。我和女儿先在大风阁前拍了几张照片,又在张骞出使西域广场徘徊了许久。很多的奇石,以及各种古典建筑,都匆匆在眼前闪过。我们接着来到了一处水边的长廊,岸边立着一块像树干一样的片石,上面雕刻着一个楷书“福”字。出于期望吉利的愿望,我们都在这块秦岭石前拍照留念。沿着河边继续前行,就是天汉雄风群雕。不仅十分壮观,而且威风凛凛,塑像高大威严,勇猛异常,每一匹马都栩栩如生,每一位战士都威风凛凛,看着这些雕像,我不由自主地想象着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座水车旁。巨大的水车,见证着水运发展的历史。
过年期间,这里游人并不多,没有人为的音乐和浮华,反而更加令人心旷神怡。我们欣赏的大自然美景,我们感受的是大汉朝的雄风,我们倾听的天籁之音。
我们看了水磨广场,看到了石磨,我在那里推了两圈,女儿给我录了小视频。
我和女儿一边走,一边欣赏汉城湖的风景,一边交流着心得和感受。
和孩子在一起,总觉得是那么愉快;欣赏着汉城湖的风景,内心里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万千的感慨。
无论多么强大的朝代,只要你没有按照历史的大潮前进,你总会被风吹雨打风流云散。
多少英雄化为了云烟,多少历史被掩埋在尘埃之中,唯有厚德载物的大地依然生机勃勃。
作者:陕西黑龙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王长军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