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标准要求,丰富评议内容。 民主评议党员作为一项重要的党内生活制度,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党支部坚持统筹安排、精心部署,努力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一是组织全体党员原原本本、反反复复发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内容,向党章党规对标,引导党员自觉规范言行,提高党员对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求每名党员对照“四讲四有”衡量自己、检视自己,扎实开展自我教育式的分析,确保工作开展有的放矢,力求准确。三是进一步完善党员日常精细化管理,发挥《党员量化管理实施办法》实效,注重《党员量化管理实施办法》的结果运用,将结果在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开始前公布在党务栏,作为民主评议和评先树优工作的重要依据。
严格步骤规程,提高评议质量。 坚持把党内评议与群众评议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采取先民主评议后组织审定的办法,确保评议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一是突出以学促做,在第一专题学习教育的基础上,要求党员严格对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着力从“党章学得怎么样、合格党员有什么、合格党员怎么做、距离标准差多少”四个方面,总结个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学习情况、对合格标准的认识及践行情况,找准自身存在问题及根源,制定出整改措施和下步努力方向,认真、如实地写好个人总结材料,自我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二是及时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组织开展自评、互评,按照“人人说我、我说人人”的要求,在党员个人自述情况和自我认定的基础上,采取面对面的方式,互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达到帮助同志、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三是党支部根据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和平时掌握了解的情况,召开支委会,将各方面对每个党员的评价和反映综合分析,讨论通过党员的评议等次。将原有的“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进一步明确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个等次,帮助党员通过民主评议明确定位、找准坐标,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取长补短,努力迎头赶上。
坚持立行立改,增强评议作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核心在改。党支部以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为契机,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一是结合各党员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撰写检查材料,坚持问题导向,深挖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二是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与每名党员谈心交流,支部委员相互谈心,党员彼此之间谈心。对存在问题及缺乏认识的党员反复谈,帮助提高认识、正视问题。三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表现欠佳的党员,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看到自己与其他党员的差距、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并认真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确保1个月内实现明显转化提高,成为一名合格党员。
紧密结合工作,体现评议成效。坚持抓好善后收尾,及时跟踪问效,巩固评议成果。一是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再谈心、再交流,尤其是评议结果不尽人意的党员,让他们把心里话讲出来,把怨气吐出来,及时帮助他们卸掉“包袱”,积极进行整改。二是坚持把评议结果与评优评先相挂钩,对评议为优秀等次的党员予以表扬,同时可以作为优秀党员候选人向上级党组织推荐,激励合格党员,鞭策后进党员,进而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三是党员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整改情况和思想动态,支部定期公布党员个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形成上下共同监督的局面。
通过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有效运用评议结果,积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身份意识、提高了党性修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
本网通讯员 王立民 本站编辑 李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