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童昕:扼瓦斯“猛虎”护一方平安
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南童昕干起煤矿工作来得心应手,从实习期开始就跟着科区领导跟班带班,不到一个月就摸清了矿井各生产头面路线。定岗在通风区后,工作热情只增不减,踏实的作风和肯吃苦的精神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1031工作面是该矿主力生产面,工作面能否安全高效生产决定了矿井效益和职工收入。从1031工作面风门到采煤机位置大概1500米,中间还有大坡度上山,走快点也得半个多小时。工作面机巷、风巷加上打钻地点共有23个传感器,南童昕每班需要检查两遍,光走路就得10000多步。
“想成功就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别人下4小时的井我下8小时,别人全流程跟班6个我跟12个,多努力才会有多回报。”担任大学生“队官”后,南童昕主动参与矿井瓦斯监控设计和人员管理工作,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丰富沟通技巧,为下一步成长夯实基础。2025年,南童昕光荣入选集团公司“百名英才”培养计划库。
张鹤翔:学管用一站式成长
与南童昕同批入选集团公司“百名英才”培养计划库的张鹤翔定岗在该矿保运区,目前是该区运转队“队官”。保运区运转队现有职工36人,有3人是淮北矿业集团工匠,这给张鹤翔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学习条件。
运转队主要负责矿井主通风机、主排水泵、压风机、主提升机等大件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通过日检周检等工作,对矿井大件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数据收集。“队长告诉我设备检修维护主要讲究个‘脑中有图’,即看到设备脑中就有内部构架,这样才能快速判断故障点,提高维修效率,缩短影响时间。”张鹤翔说。
成为“队官”后,张鹤翔和一堆设备图纸“较上了劲”。白天缠着工匠请教技术,晚上对着图纸拆卸淘汰设备部件,很快掌握了设备维修基础,也听懂了一些“行话、黑话”,与队里职工交流专业知识游刃有余。
“新人脑瓜就是‘新’,总能找到我们没想到的好方法。就比如说防爆开关里这个快接头,每次损坏都得点焊,张鹤翔在网上2元买5个快接头,坏了拔掉就能换,省劲、点赞。”谈及这个初出茅庐的“队官”,工匠程超竖起大拇指。
马新宇:打通皮带运输的“任督二脉”
面对矿井错综复杂的皮带运输网络,运输区保采队“队官”马新宇上任就“放大招”,针对保采队皮带检修及巡查工作定下一系列新举措。
“你放开手脚干,队里职工全力配合,不行咱再换方案。”保采队几名老职工拍着胸脯保证。“踏实、懂事、认真。见面主动打招呼,啥事都愿意伸手帮个忙,讨人喜欢。只要他想干,我们肯定全力支持,无非就是多出点力嘛。”保采队职工芦苇说。
与南童昕在工作面内巡查相同,马新宇每天要在皮带运输大巷跑上几遍。“目前我主要负责东翼5部皮带机运转工作,重点是监控皮带运行状态和垃圾清理。矿上对煤质管理要求严格,不允许煤流掺杂任何垃圾、水分,必须勤跑勤看。”马新宇说。
为了更好的保证皮带运输系统稳定运转,马新宇与队内职工一起制定了区域包保计划,将皮带维护、清理等工作量化、指标化,大力推行“二维码”检修工作机制,压紧压实队内职工检修责任,浓厚了科区齐抓共管工作氛围。
本网特约记者 魏光明 梁蒙 责编 陈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