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义煤公司石壕煤矿机关党员干部挂职基层区队“政治班长”活动侧记

2021/12/29 16:03:05 人评论 分类:人物专访

    班长,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兵头将尾,是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是班组生产生活的指挥者,是承上启下的联络人,是完成任务的带头人。

    河南能源义煤公司石壕煤矿充分抓住这一关键点,与当前开展的“与工人交朋友,拜工人为师傅”活动有机结合,打破传统领导干部包系统、业务科室包基层区队的做法,选派26名机关党员干部挂职到22个基层区队中去,“化身”“政治班长”,打通干群之间的沟通渠道,帮助解 决职工遇到的难题,营造”热爱职工、尊重职工、服务职工、依靠职工”的良好氛围,当好“后勤兵”、做好“大家长”、守好“幸福家”。

    号角催征,做班组的“驱动力”

    12月2日,石壕煤矿机关党员干部挂职基层区队“政治班长”启动仪式为26名班长铺开了崭新的“画卷”。职工安全意识如何加强?党支部工作如何与生产工作融合?职工幸福感如何提升?作风建设如何推进……26名上任的“新官”,第一时间“入驻”自己的班组,作为第一批“先遣部队”成员,安检科刘鹏迅速进入状态、找准位置,当天就参加了包保班组零点班的班前会,通过抽查采煤专业“安全红线”,发现两名职工因不识字而没有熟练掌握,刘鹏转变思想一改教条式的宣贯模式,联系井下现场实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这两名职工充分掌握了岗位应知应会,有效做好自主保安。

他们深知“急难愁盼”问题往往是堵在职工们心头的一块块“大石头”,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拦路虎”,在理顺、掌握班组基本情况之后,第一时间与职工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把在安全管理、现场生产、工程进度、班组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发现得问题拉出清单,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看准的路、定下的事、承诺的目标,一件一件落实,把问题捞上来,把对策搞出来,把服务送下去,真正做到职工有所呼、班长有所应。

     画框立规,做成效的“指挥棒”

    “我们是切切实实来为职工解决各种问题的。”生产科副科长张露与修护队卢海潮班职工同上同下同劳动,在13区二部绞车坡坡底扩修时,因巷帮有泵坑,扩修时棚腿悬空,不能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张露和班组职工通过现场分析研判,采取棚腿下垫石块,编织袋装渣充填巷底的方式,确保棚腿架设在实底上。对于扩修后的巷道要及时打设帮锚索梁,加固巷道,是张露给班组职工提出来的硬性要求。提高巷道支护质量,增加巷道服务年限,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主保安。
    “13172下巷替棚处2根单体柱用铁丝捆绑,没有按照规定使用钢丝绳防倒,不符合标准化要求。”安检科科长兰天把对质量标准化的高标准、严要求也带到自己包保的采煤三队生产一班,秉着“严是爱、松是害”的思想,为职工详细解读岗位应知应会、安全管理“红线”及13172工作面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真正为职工圈出“安全线”、架起“高压网”。
    26名“政治班长”每周至少要到包保班组参加一次劳动活动,与职工同上同下同劳动,在一线与工人交朋友,拜工人为师傅,让职工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一举措并非“花架子”而是动真格。在此期间,“政治班长”的责任和利益与所在班组工作完成情况、安全生产情况、信访稳定等情况进行“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切实提高履职责任心。

    

 

                                         不骛虚声,做职工的“定盘星”

    纪委监察审计科副科长孟志菲自从“上任”综掘队“政治班长”,进班会班班不落,或传达会议精神、或讲廉政案例、或讲发展形势、或温馨叮嘱,虽语言淳朴,却润物细无声的将关爱之声传进职工的心中,他还将关于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放在首位,以自己专业的业务素质严格把关工资表,使职工们干多少拿多少,不让一工分白挣,不让一滴汗白流,真正的为职工出头、为职工说话、为职工代言。

    综合办副主任常志军发挥了在维护信访稳定工作中善于与人沟通的优势与掘进一队职工迅速“打成一片”,他把信访稳定作为矿井发展的先决条件,及时发现班组职工的不稳定情绪,时刻将职工的难事、急事挂在心上,口袋里的小本上逐条记着哪个职工反映的问题、要与哪个科室协调、答应反馈的时间等等,他的“入职”让班组更加团结了一些、职工的心离的更近了一些,这个冬天的严寒更是少了一些。

    后勤中心职工王乐乐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政治班长”充分发挥自己女工协管员的角色,在后勤中心党支部建立“情感沟通流动站”,她抓住该中心战线广、人员多,无法及时发现人员情绪波动情况这一特点,主动到各岗位了解工作思想动态,针对有负面情绪的职工要找到情绪疏导切入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实增强职工克服不良情绪、走出精神困扰的信心。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走进区队大门,亲耳听民意,当好职工的“传声筒”;走进职工的家门,帮助解民忧,当好职工的“办事通”;走进职工心门,贴近懂民心,当好职工的“知心人”,从“小切口”去做“大民生”,用“微幸福”支撑“大团结”,这样全矿上下才能卯足劲、发全力,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助力建设现代化新义煤和石壕煤矿的高质量发展。


         本网特约记者 戴芳   编辑   陈茂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