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坠青云志 --记一平硐煤矿运输队主副井绞车司机袁智华

2019/12/2 9:22:45 人评论 分类:人物专访


       

       袁智华,今年42岁,是一平硐煤矿运输队主副井绞车司机。自2000年4月参加工作以来,在绞车司机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9年。她始终以矿为家,以安全提升为重任,对工作兢兢业业,充满热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像煤一样发出光和热,照亮别人,燃烧自己,犹如一朵矿山黑芙蓉,默默绽放在金竹山这块热土。2010年、2016年先后被金竹山矿业公司评为芙蓉“百岗明星”,2018年为金竹山公司“三八红旗手”。

      

      立足岗位,争创一流

      煤矿是男人的天地,可是地面机房大多是女职工上岗操作,袁智华入矿就分配为提升机女司机。自2000年以后,设备不断改进,电气自动化,新设备、新工艺,调试过程中,她废寝忘食地跟着厂家派来现场指导的技术人员学操作、学技术,学一般事故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熟练地进行操作,当起了“师傅大姐”,令厂家和矿井领导刮目相看。立足“岗位创一流”的竞赛目标,她在2016年矿井技术比武中成绩优异荣获提升机“岗位能手”。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袁智华不仅自己技术精湛,而且毫不保留地把好的经验传授给同事。女职工刘玉是从托山煤矿调来的新同事,因为两个矿使用的绞车型号不相符,来到一平硐后操作起来不大熟练,有点畏手畏脚。袁智华见了,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手把手地相教,这样坚持了半个月,直到刘玉能完成熟练操作为止。在她的带动之下,全班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平日大家主动进行心得交流,共同提高业务技术。
作为主副井绞车司机班班长,袁智华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团结友爱,是大家公认的“大姐”,主副井司机班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她用实际行动使这个班组更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在“技能上水平”竞赛中,该班组实现了安全提升,创造小班提升最高纪录205钩,年提升达15万多吨,多次评为“样板机房”、“芙蓉杯标兵岗”、优秀工会小组等荣誉。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2019年以来,她坚持着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舍小家顾大家,对于家庭,她亏欠丈夫和孩子太多。白天,丈夫上班,孩子上学,她操持家务和睡觉,晚上,当家人休息时,她又迈上了工作岗位,对家庭的关爱给得太少,这也常常让她感觉自责和内疚。有一次矿井组织高产竞赛,丈夫打电话来,孩子发高烧,哭闹着要妈妈陪着上医院,可是她考虑着,现在正是生产任务紧的竞赛时段,“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自己走了,岗位上出了事故,影响安全生产,怎么对得住大家呢?她只好在电话里哄着孩子,让丈夫先带孩子去医院,她下班了赶紧买了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去陪护。每到轮休日,一家人可以开心地围座在一起,她尽量多花时间来陪伴家人,补偿工作中丢失的那份爱,这是她觉得最幸福的时光。有了家庭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袁智华更加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了。

       

       情系安全,乐于助人

       身为矿山人,对矿井的安全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她加入了矿井安全协管会,业余时间,用热情、真情和爱心织起了一道矿山安全网,多次被金竹山矿业公司评为“优秀协管员”。提起协管会姐妹开展的活动,袁智华如数家珍地说:春节开工送甜酒、鸡蛋,端午节送粽子、皮蛋。夏天,我们将西瓜、绿豆汤送给上下井的矿工兄弟解暑热,冬天,将热气腾腾的元宵、姜糖水送给上下井的矿工驱寒气。有一次,她在井口见到一个矿工衣袖撕裂了一大节,她赶紧让那矿工把衣服脱下来,不顾衣服上的煤灰就缝补起来。衣服补好了,虽然双手漆黑一团,但那个矿工感激的眼泪让她倍感幸福。每次矿井组织的安全协管活动她都积极参与,最大的心愿就是每个矿工家庭安好!工作之余,她主动帮连队办公室打扫卫生,义务帮住在集体宿舍的工友洗衣服被子,热心帮同事担送班中餐,这些琐碎的工作,常年坚持下来,她从没怨言、也不说一声累。

       巾帼不坠青云志,敢立潮头竞风流。袁智华,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默默地耕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在矿山年复一年无声地奉献,黑色的年华在她的岗位奉献中绽放着朴实的美丽。2019年第八轮“芙蓉杯”女职工素质竞赛活动中,她表现突出,再一次被推荐为冷水江市总工会芙蓉“百岗明星”。


     本网特约记者  谢群欢     编辑    陈茂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