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敬业书写精彩

2019/1/8 12:55:22 人评论 分类:人物专访

      鸣鸣鸣!每天伴随着火车进矿的长鸣声,范新亮骑着摩托车从家里出发,2公里的路程,总是第一个到达装车点。 
       范新亮是尚庄煤矿销售科下斗工,身高1.68米,体重160斤,虎背熊腰,壮实健硕,黝黑的脸笼透着一股粗犷的豪气,人送绰号“范猛哥”。
下斗装车是一项力气活,体能消耗特别大,身体不结实不行,力气不强猛不行。范新亮接手干下斗已经12年,这活非他莫属。
     “我们销售科在职人员大多由井下一些老弱病残转过来,上一个下斗工在退休前夕,矿上在附近乡村招进了符合条件的范新亮,使下斗工作后继有人。”销售科副科长徐国永说。
      “我在干下斗工之前一直在家里种地,农闲时外出当搬运工。今年虽已48岁,但下斗装车对我来说依然不是什么难事!”范新亮的眼睛里透出满满的自信。
       尚庄煤矿主要生产动力煤,销往的地方有丰城一、二期电厂、贵溪发电厂、井冈山发电厂、新余钢铁厂等厂家,去年销量60多万吨,其中火车发运在45万吨以上,而这45万吨的动力煤就是通过范新亮的双手操纵闸盘、下到一节节车皮内运出矿区。完成这巨大的工作量,在操作台上站了多少时间、转动闸盘顺反方向多少次,只有他自己清楚,而粗壮有力的胳膊、布满一层老茧的手掌以及被抚摸得溜光发亮的闸盘,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明证。
      无论严寒酷署,无论风霜雨雪,火车的长鸣就是战斗令,范新亮每次都是提前到达装车点。装车前他先要和6名同事给每节车皮垫稻草、给每个车门扎铁丝以及倒钩、过磅、拍照存档等前期准备工作,仅做好几十节车皮的准备工作就需2个多小时。“每天装车平均在30节以上,最多的一次装车58节,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
       下斗不仅是体力活,还是一项技术活,一节车皮一般装煤60吨,允许多装500公斤,超过了就要铲出来,不仅增加体力消耗,还造成延时拖班;而少装又必须倒车补装,既麻烦且耗时。多年的装车实践,让范新亮摸索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根据煤质的干湿优劣来控制下斗量和装煤位,精准率达到99%以上,避免了铲出或补装的折腾。“他的眼睛是质检仪,双手是电子秤,工作效率很高。”销售科科长杨辉说。
       下斗装车不仅环节多、时间长、体力消耗大,还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之分,而且收入不高,每月工资不足3000元,没有对工作执着的热爱和对岗位强烈的的责任,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去年7月,范新亮的岳父因病去世,他只在老人下葬的那天请了假,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我是党员,只有付出的责任,没有索取的权利。”
       范新亮的妻子没有工作,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家里生活条件很一般,但他从来不把付出与工资去做衡量,每天依然快乐地工作着。任劳任怨、敬业踏实的工作,让范新亮连年被本矿和上级组织评为优秀党员、工作标兵,这荣誉对于他是名至实归。

      本网特约记者袁金牛   通讯员冯晶明     编辑   陈茂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